经过沈禄寿宴一役,沈伉大获全胜,不仅迫使沈禄承认自己成为合法的家主继承人,更是收回了沈祥一脉的产业生意,大大地壮大了自己的实力。
沈伉此时正坐在沈府内的太师椅上,思量着接下来如何安排沈家的这些生意,像这种家族式的武林世家,生意大多都掌握在沈姓一门手中,即使知道他们并无这种才能,也不会轻易放权给外人。
沈伉原本就处于这个家族内的最底层,自然是信不过那包藏祸心的沈律等人的,沈禄沈祥兄弟的祸事就是教训,加上前世的一些记忆,沈伉此时已经决心改革沈府,把家族式的管理向帮派型的结构转型。
沈伉清点了一下沈祥、沈礼、沈祐和沈伟手中的生意收入以及他们家中藏下的财产价值,总共超过了三百万两,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接下来如何管理这个沈家,任用哪些人,这都是摆在沈伉面前的难题。
就在这时,林常浩走进议事厅,向着沈伉施礼道:“公子,有一件事不知道您注意了没有?沈大老爷手下所使的兵刃,锋利度比咱们从市场上的铁铺采购的要好得多。”
“不错,我注意到了,可是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林大哥,你有什么发现么?”沈伉当时从对方手中抢下单刀以后,因为与黑衣的杀手使的都是一样的兵刃,倒没注意这种细微的差别。
后来当刀刃切入沈祥的后颈,瞬间砍掉了沈祥的脑袋,沈伉才意识到这种兵刃远比江湖上的寻常武器要锋利,林常浩等人在前门抵敌,自然更早便发现了这个问题。
事后沈伉琢磨了良久,问题应该出在沈祥手中的那个南山矿区当中。
要说从沈祥等死鬼手中收回的产业当中,最要紧的,莫过于沈祥手中的南山矿区,在大明这个时代,中国的冶铁产量已达世界第一位,嘉靖时期,平均每年炼各种铁四十六万斤。
由于规模较大,除了官营铁冶所,像沈家这样的民营的铁矿-铁冶所产业链,明朝时也非常多。
掌握着铁冶所意味着什么?沈伉心里清楚,这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武器供应,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知道当年经过了什么样的博弈,沈禄这狡猾的老狐狸,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产业交到了沈祥手中。
当然,沈伉对这些陈年旧事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这些利器是如何锻造的,果然就听林常浩接着答道:“属下师承沧州八卦门,对这冶铁术也颇感兴趣,当下自然是想要弄清楚此事,于是在接收南山矿区时注意查找了一番,结果被属下找到了这个。”
说着,林常浩递给沈伉一幅图纸,沈伉接过,就见上面画着一把刀的样式,周围密密麻麻地写着一些淬火的技巧和冶炼的诀窍。
“这是冶炼图纸?”沈伉奇道,原来沈祥还藏着这么一手,难怪他舍弃杭州府内的兵刃,专门又运了一批单刀入城,若不是这批秘密进城的刀,恐怕沈伉也不会发现这个大伯有心造一造反的。
“嗯,我已经细细看过,这种锋利度异常的刀,是选取特定的精炼石,又多加了一道淬火工序,之后再……”林常浩指着图纸,为沈伉仔细地解说了一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