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八二年八月最后一天,三十一日,井上馨带着各种忧虑,避过南阳城,向汉城赶去,这时候,花房义质死亡的消息已经在朝鲜国内传开,清军自然是乐于看笑话的,而逃亡在外的闵妃,却是依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在局势没有彻底明了之前,她是不愿意冒任何风险的!
李经述不知道这个谈判的过程到底如何,更不知道双方到底进行了怎样的利益交换,但是始终,清军依靠较快的反应速度,和当前的军事政治优势,牢牢把握着主动。
朝鲜上下,这次对日本已经有了很强的抵触心理,再加上亲日派,几乎在一夜之间,被愤怒的袁世凯砍杀殆尽,要求尽快送走日本这个瘟神的声音,逐渐占据了上风。
日军在朝行动,彻底告终!
九月三日,比历史上的日子晚了好长时间,井上馨依靠其灵活的手腕,依然为日军争取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益!
当然,那份寄托着日本在朝全部野心的《训令》却是夭折在了摇篮里,最终都没有被井上馨拿出来。
吴长庆和马建忠等人,根据井上馨提出的各项要求,狠狠的杀下了大批的条款,最终在九月三日,授意朝鲜王朝开始和日军进行谈判,而这时候,井上馨在汉城受够了气,不得不再次返回了日军停靠在仁川济物浦的军舰之上,而这次谈判,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朝鲜代表分别是李裕元和金宏集两人,在来之前,更是亲自拜访了驻朝清军,得到详细的授意后,有清军做后盾,两人这次前来,腰板挺的格外的直。
果然不假,双方在每一个条款方面来回拉锯,丝毫不让,最终日军提出对损毁日军军舰的四十万赔偿,变成了二十万填补,至于对日军在叛乱中死亡人员的事情,随着叛乱的结束,也被草草的揭过,不了了之。
其次,日本方面提出驻兵朝鲜的事情,更是得到了最大的抵制,对于日本驻兵朝鲜,这是清军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最后双方坚持不下的时候,李裕元看到日军时不时露出威胁之意,这才勉强同意日军在驻朝领事馆安排部分士兵护卫,也算是变相的安慰了日军的情绪。
至于最后一条,增加通商口岸的事情,却是被压了下来,弄成了容后再议。
在以上几个方面,一起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条款下,朝鲜和日本就此签下了《济物浦条约》,这比起历史上的条款来说,简直是拥有着天壤之别。
当然,南阳城的流血事件,这是清军和日军交涉的事情,朝鲜想要插手倒也不成。
一是日军主动进攻,发动武装冲突,其次,日军在战争中损失惨重,让日军一时之间在朝鲜无法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而不得不回去自己舔着自己的伤口,同时,一封封威胁意义的交涉书,不断的向清朝政府发出,想要以此来曲线获得好处。
当然,这次在朝鲜获利最大的莫过于清朝政府。
清朝这次利用军事胜利,和原本宗主国的地位,分别从军事、政治、经济、司法四个方面,全面加强对朝鲜国的控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