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我洗漱好,准备逛一逛这个校园,看看能否再次遇到昨天那位师姐。
走出寝室,来到楼下,便在离寝室楼不远处的一个早餐店点了一碗米粥,一碟咸菜,一个馒头。
热乎乎的米粥立刻让我精神抖擞,时隔数年,我依然保持着这个早餐习惯,早餐还没吃完,就已经是浑身热汗。当我付钱时,这一顿早餐还不到一元钱,一碗米粥5毛钱,一个馒头3毛钱,咸菜免费。8毛钱的早餐真是实惠,比建筑工地的早餐都便宜。
早餐结束后,我漫步走在校园里,听高中的同学说,大学是很大的,所以他们入学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一个自行车,这样往返寝室与教室之间方便容易一些。
目前我还没有买自行车的打算,我要先看看这个校园到底是什么样子,早餐店的旁边有一个网吧,名字叫千禧网吧,网吧的对面是外语村,外语村的后面有一个人工湖湖边还有一个网吧叫龙井湖网吧,龙井湖中间有一个人工岛屿,湖边和岛屿由一座小石桥连接。我沿着一条宽4米左右的蜿蜒曲折的石板路,一直往上走,路的两边是2米左右高的围墙,沿着围墙一直往前走,会看到围墙开始变高,大概有4米左右的高度,围墙上边还用铁丝网做了一层保护。
我心想,这里一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确实被我猜中了,这个地方后来被证实是我们学校的女生宿舍,女生宿舍只有两栋楼,即四栋和九栋。
我沿着高高的围墙继续往前走,就看到一个正对围墙大门的地方有一个超市,继续往前走是一家卖陕西刀削面的面馆,然后就可以看到黑煤渣铺成操场,操场与高中时期的操场很像,由跑道围着一个足球场,不同的是看台是用青石砖做成的,很有历史感。看台后边是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旁边有几颗热带树木,后来才知道这种树就是传说中的铁树。电子阅览室旁边有一个自习室,自习室前边是一个花园,花园还有长廊,长廊上长着弯弯绕绕的绿色植物,我一时叫不出名字,走在长廊里,一个词闪现:“常青藤”,我豁然开朗,原来常青藤就是说的这种啊!长廊大概有个30多米,就见到了一栋教学楼,从教学楼外表上的青苔可以看出,这栋教学楼应该有一定的历史了,教学楼上左上角写着几个金色的大字第二教学楼。
一路走下去,我已经找不到了方向,也许其他校园可以买一辆自行车,估计南充这个校园就不用了,因为根本没有一条平直的路需要自行车来完成,基本上就是走几分钟就要上台阶,或者下台阶,然后兜兜转转,就找不到方向了,究其原因,其一我对这个校园还不熟悉,其二,这个学校90%以上的面积都被绿色植被覆盖,到处都是几十年的大树,桂花树居多,以至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桂花香。
就这样我不知道上了多少台阶,下了多少台阶,累的两脚发麻,两腿打颤,也不清楚我到底走到哪里了。
此时早上吃的那点儿东西已经消化殆尽,肚子开始咕咕乱叫,准备回寝室,但就我这种典型的路盲证患者,回去有点儿困难。走着走着,看到一座建筑物前面摆放着一些展板,展板上是介绍学校院系的内容,我走上前去,就大致看了看。
上面介绍着学校的建校日期,以及院系情况,依次写着石油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我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看到自己的专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还有金属腐蚀,以及纳米科学,几个专业。
看到纳米科学,当时心里特别激动,脑子里蹦出一个名字,彭练矛,据说这个人是纳米科学的先驱者,我之所以想到他,是因为他好像是从虎什哈高中考出去的,心里想着要知道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纳米科学这个学科,还不如不报考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报考这个专业呢。
回过头,看到软件学院,心里又有一种萌动,目前软件学院在全国可是大火,听说这个学院毕业的人,第一年就可以拿到6000多的工资。如果能转专业就好了。
正在我看的有滋有味儿的时候,有一个老太太走了过来,终于遇到一个人可以打听一下,如何走回去了。
于是我鼓足勇气走上去打听回去的路。
“大娘您好!”
听我叫她大娘,老太太转过头看了看我,然后用标准的普通话问我:“什么事儿?”
“大娘,您好!我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刚进这个学校,现在迷路了,不知道怎么回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