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一辩:“对方辩友,你不觉得孔融让梨有标榜自我的嫌疑,司马光砸缸有破坏公物的嫌疑吗?其出发点是恶的吗?”
王小苗站起身来:“如果对方辩友连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这种事情都认为出发点是恶的,那么你们的观点就不应该是人性本恶,而是人性就是恶了。”
反方二辩:“我方的观点是人性本恶,就是要让世人注意到人性恶的本质,然后加以教化,教育,制定法律,道德标准,让人性趋于善。”
巩开学:“如果,按照对方辩友所说,人性是恶的,那么我们也就不要来大学上学了,因为我们来这里上学,很有可能被伤害,那咱么学校的超市也就不用开了,因为随时面临着被本恶的学生们抢劫。”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请注意,我们是被教化过的,我们是文明的,绝对不会出现打砸抢的普遍现象,但是你要注意到,人性中的恶的存在,随时有可能被引发出来,所以社会才制定法律法规,学校才制定校纪校规。”
王小苗:“对方辩友,要清楚一点,社会制定法律法规,学校制定校纪校规,是为了避免因环境而引发的恶,而不是人性本身就有恶,我们从来不否定,人性可能被激发出恶来,我们否定的是人性本来是恶的,如果没有人性善这个根本,我们也不会组成社会,我们很可能还在茹毛饮血,就如我们一辩所述,是不长毛的猴子。人和动物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动物只有动物的本性,即繁殖,饮食。而人不仅仅有饮食男女,还有社会文明。”
反方二辩:“正如对方辩友所言,人不仅仅有饮食男女,还有谁文明,而饮食男女就是本性,社会文明就是我们教化而来,如果不教化,何来的社会文明?”
王小苗:“对方辩友,又在本末倒置,请对方辩友想一想,为什么社会文明在这个地球上,只在人类群体里发生,而没有在狮子,老虎,豺狼群里发生呢?难道是没有教化吗?如果没有教化导致这个结果,为什么人类群体会出现教化这个行为,而动物界却没有出现教化这个行为呢?归根结底是人性与动物性的不同所导致的,人性本善,动物性本恶。”掌声响起。
反方二辩:“若如对方辩友所言,人性是本善的,那怎么会有恶的行为的发生呢,你们善的种子,如何结成恶的果实呢?”
肖明友:“我方已经对善的种子如何结出恶的果实,进行了多次阐述,对方辩友怎么还不清楚呢?那么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我们也反问一下你们,如果人性本是本恶的,那么你们恶的种子是如何结出善的果实的呢?”
反方三辩:“我们也无数次和对方辩友解释,善的果实是教化而来啊!”
王小苗:“那么请问第一个将恶教化成善的人是谁,他的出发点又是什么?他为什么可以将恶教化成善的呢?”
反方二辩:“如果你们不清楚恶的种子,如何结出善的果实。那么就请你去我国的监狱去看看,监狱里圈禁的都是违法犯罪的人,当经过劳改教育以后,不就重新做人了嘛。”
王小苗:“我们今天讨论的是本,是人性最初端的样子,你说的犯人已经不是最初端的样子,除非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就去监狱教育个几年,然后再成为栋梁之才,这是可能发生的吗?这不是,所以请你们回归到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