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青一心想让夫君考取功名,口口声声说“官为荣身之本,财为养命之源。”可惜世瑛不是当官的料,三十多岁,举人都没中,把卫长青急的,就差替他去考了。
到了道光十九年春天,世瑛和世珍的儿子知仁,立身的儿子伯雍又一起回了北方准备考试,只是世瑛和知仁考举人,伯雍考武进士。聚仁以余得水的名字进京考文进士,世琦夫妇并不知情。
秋闱之后,世瑛一个人名落孙山,知仁考取了举人,伯雍考取了武榜眼。
衣传广是在集市上得到消息的,当时他正倒背双手在街上闲逛,只见街道两边摆满了货物,有卖年糕的、豆腐脑的,有卖酱油醋的、打香油的、敲猪的、拉着车卖盘子碗的,有卖酱菜的、卖针头线脑的、卖糖瓜的、蜜蜂糕的,竟然还有个卖糖稀的,这个在南方见着稀奇。还有端着碗拄着棍儿要饭的,挑箩的,担担儿的,做买做卖的,热闹非凡。
他正想着买点糖稀回去给孩子们缠着玩,又担心天气不够冷,缠不起来。就听到背后远远地有自家小厮的声音:“老爷,道喜啦!少爷高中了!”
衣传广听了不由喜上眉梢,转过身来问:“中了几个?”
“老爷,一个。知仁少爷中了第十名举人。”小厮施了个礼。
衣传广一把将口袋里的铜板都递给小厮,吩咐小厮多买点糖带回去,顾不上再买其他的,兴冲冲回家了。
只见家里个个喜气洋洋,仆人告诉他,刘老太太亲自到珍二爷家里去了。
衣传广不进正门,一转身就到了老二家。刘太太见到衣传广就说:“你呀,福薄,才回来。刚才的热闹都没瞧见,那些报录的,簇拥着我和二奶奶要喜钱。一共三班报录的,还有邻里乡亲,又是人,又是马,挤了满满一院子。那热闹劲儿,赛过集市。”
“热闹就好,这才喜庆。知仁呢,哪去了。”衣传广拣了把椅子坐下。
知仁穿着红色织金妆花缎袍子,给爷爷施礼,引着爷爷到正厅,去看已升挂起来的报贴,上面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衣讳知仁高中直隶乡试第十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衣传广点头微笑,一边看一边用双手扶帽子。
伯雍中了武榜眼,立身也在院里大摆筵席,招待道喜的人们。
伯立身邀衣传广上下老小都到伯家,他的亲家欧阳明一家也来了,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只见伯雍穿石青织金团花纹妆花缎长袍,喜气洋洋,在前面招待男客。伯雍少奶奶欧阳慧穿豆绿折枝花库缎便服,跟着婆婆赵太太亲热地在内宅招待女眷。
三家的男人们在前头喝酒吃肉,猜拳行令,女眷们则在宅内吃喝说笑。众多喜笑颜开的人中,有几人难掩愁容。世琦夫妻两个思念聚仁,那是自不必说。此外还有雪梅,雪梅的亲哥哥中了武榜眼,已被人从尼姑庵请回赴宴,她本来心里为哥哥高兴,但想起聚仁曾经说,考了功名就来迎娶她,可惜时过境迁,徒增伤心。在此看到别人欢笑,她更多了一层愁苦,她不断地想,不知聚仁去考进士没有,又一想,考与不考,又与自己何关,这是堂姐凤珠该关心的事情,真是造化弄人呀。
另外一个心中郁郁的,就是卫长青。看到比世瑛小的知仁中了举人,她脸上有点挂不住,推病没来。世瑛倒是没想那么多,他看准了自己不是当官的料,决定以后再也不费这个劲去赶考了。虽然没中举人,不是照样一天十二个时辰地过。
就在立身家内院外院,一片欢腾的时候,小厮慌慌张张找立身:“老爷,有个奇怪的老头儿,一句话不说,直接往里走,拦也拦不住。这不,进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