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笔者推算过,曹霑的出生范围是: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至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那时,曹寅的大儿子(亲)曹顒还没有儿子。而曹霑的父亲曹珍死时才十四岁,曹珍也只有曹霑这一个儿子。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曹寅就只有曹霑这一个孙子。因而,笔者即知,曹霑就是张云章诗《闻曹荔轩银台得孙却寄》里的“曹荔轩银台”——即曹寅之“孙”。因此曹霑出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冬天。
《红楼梦新证(增订本)》
一七一一康熙五十年辛卯
冬,家报得孙,张云章有诗。
张云章《樸村诗集》卷十叶九:
闻曹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入都
天上惊传降石麟,时令子在京师,以充闾信至。
先生谒帝戒兹辰。俶装继相萧为侣,取印提戈彬作伦。书带小同开叶细,凤毛灵运出池新。归时汤饼应招我,祖砚传看入座宾。
———
结合张云章的《闻曹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入都》,讲述一下曹霑的降生。
《闻曹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入都》的题记是“天上惊传降石麟”:“天上”就是指当时的京城北景(注,谐音,首都);“石麟”在这里是“新生儿”的意思,就是指曹寅新生的孙子;“降”就是“降生”之意。
从《闻曹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入都》的题记“天上惊传降石麟”,可以看出,曹霑在北景出生。
曹珍的生卒年是康熙三十六年(康熙丁丑年,公元1697年)至康熙辛卯年(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三月二十六日。
张云章的《闻曹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入都》写于康熙五十年的冬天。张云章在写这首诗时,曹霑的生父曹珍已经死了。因此,“天上惊传降石麟”后跟着的“时令子在京师,以充闾信至”中的“令子”,是指曹寅的大儿子曹顒。“令子”,释义:犹言佳儿,贤郎。多用于称美他人之子。——搜狗汉语。“京师”同样指当时的首都北景。
从张云章的这句“天上惊传降石麟,时令子在京师,以充闾信至”,可知,曹寅得了一个孙子的喜讯是由当时在北景的曹寅的大儿子曹颙,从北景写信回南京的江宁县告知曹寅的。
因为曹霑是在北景出世的,笔者推测当时的曹顒和曹珍两兄弟都在北景,曹霑的生父曹珍就是在康熙辛卯(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在北景去世的。
曹霑的爷爷曹寅因为曹霑的父亲曹珍死了,感到很伤心——“辛卯三月二十六日闻珍儿殇,书此忍恸”。曹顒知道他的父亲曹寅为了弟弟曹珍的死而伤心,因此在他的弟弟曹珍的儿子曹霑一出生,他就写信去南京的江宁告知他的父亲曹寅,他有亲孙子了。
————
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三月曹寅的亲生子曹珍14岁就死了。同年冬天(1711年冬天),曹珍的儿子曹霑在北景出生。同在北景的曹寅的亲大伯曹颙特意写信把这件喜讯告诉了他的父亲曹寅。同年(也是1711年的冬天),曹寅离开南京上北景。
张云章的诗《闻曹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入都》中的“送入都”就是指兼送曹寅去北景,“都”就是指当时的首都北景,因知,同年(也是1711年的冬天),曹寅离开南京上北景。
曹寅离开南京上北景前,他的朋友张云章写了一首诗《闻曹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入都》,祝贺曹寅有亲孙子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