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王妃”之谜?“贾元春”的原型?有些朋友可能觉得我东一榔锤、西一榔锤的,好像没有一个重点。
那如果我直接说“贾元春”就是薛宝钗,大家敢相信吗?
———
下面请看笔者的推理。
推理一,“贾元春”的原型,并不姓曹。
笔者第一次意识到“贾元春”的原型,并不姓曹,是在《红楼梦》里的“王妃”之谜。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第870页。
众人笑道:“我说是什么呢。这签原是闺阁中取戏的,除了这两三根有这话的,并无杂话,这有何妨。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
———
“我们家”,指贾宝玉家。
“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贾宝玉家已经有了一个王妃了。
当时笔者才开始研究《红楼梦》不久,看见“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我是觉得很奇怪的,贾家什么时候,有了一个王妃?
更奇怪的是贾家的这个“王妃”,在《红楼梦》里,只出现过一次,就没有再出现过了。无头无尾、没前没后的,贾家的这个“王妃”,很突兀地出现了一次,就消失不见了。
有些人认为“王妃”是“皇妃”的笔误,让我们赶紧抛开这种想法。脂砚斋写过数条评语,说《红楼梦》是“一字不可更改”的。
从笔者后来研究的“女子无才便有德”、“外祖之长房”、贾政称呼薛蟠为“外甥”,都足以证明了《红楼梦》确实是“一字不可更改”的。
因此,“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也是不能更改的。也就是说,作者曹雪芹确确实实写的就是“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
———
“曹雪芹”是曹霑和脂砚斋两个人共用的笔名。贾宝玉家就是曹霑家,而曹霑家确实有王妃,而且不止一个,曹霑的两个姑姑都是王妃——“(曹寅)二女皆为王妃”。
胡适说,“又曹寅‘二女为王妃’,其中一女是平郡王纳尔苏之妃,是可考的。”
胡适《胡適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
寅字子清,号荔轩,奉天旗人,有诗才,颇擅风雅。母为圣祖保母,二女皆为王妃。
又曹寅“二女为王妃”,其中一女是平郡王纳尔苏之妃,是可考的。房兆楹先生查《爱新觉罗宗谱》(本院近代史所藏)乙册三二○七——八代善下第六代:
纳尔苏
康二九(一六九○)九月十一生。
一七○七(康四○)十月袭平郡王。
一七二六(雍四)七月因罪革退王爵。
一七四○(乾五)庚申九月五日死,照郡王品级殡葬。
嫡福晋曹佳氏,通政使曹寅女。
又第七代,纳尔苏七子:
长子平敏郡王福彭
……
一七○八(康四七)六月廿六日生
母曹佳氏,曹寅女。
———
曹寅有两个女儿,其中大女儿是平郡王纳尔苏之嫡福晋。
“嫡福晋曹佳氏,通政使曹寅女”这一句就表明了,平郡王纳尔苏的王妃曹佳氏,是曹寅的女儿。
曹寅姓曹,被赐满姓为曹佳,故曹寅的女儿被称为“曹佳氏”。
“嫡福晋”,就是汉语所言的“王妃”。曹寅的大女儿曹佳氏,做了平郡王纳尔苏的王妃,和平郡王纳尔苏生了若干儿女,他们两人所生的长子福彭,继任了纳尔苏的郡王之位,做了平敏郡王。
———
周汝昌先生,也考证过曹霑的两个姑姑。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
大姑某,寅女,颙姊,适镶红旗平郡王讷尔苏。
康熙四十五年八月初四日曹寅一折奏云:“今年正月太监梁九公〔按即旧剧《盗御马》里的‘梁九公’〕传旨著臣妻于八月船上奉女北上……窃思王子婚礼。已蒙恩命尚之杰备办无误:筵宴之典,臣已坚辞。……”又同年十二月初五日折子云:“前月二十六日王子已经迎娶福金过门……所有王子礼数隆重,庭帏恭和之事,理应奏闻,伏乞睿鉴。”至四十七年七月,知此“镶红旗王子已育世子。”
(至四十七年)七月,长女育世子。
七月十五日折云:“再臣接家信,知镶红旗王子已育世子,过蒙圣恩优渥,皇上覆载生成之德,不知何幸躬逢值此。臣全家闻信,惟有设案焚香,叩首仰祝而已。所有应备金银缎匹、鞍马摇车等物,已经照例送讫。”
此所育世子,即福彭。《清圣祖谕旨》(《掌故丛编》第二辑)谕翟霖:“……平郡王得了儿子,朕甚喜欢,总管同凌浦酌议送东西去。”
二姑某,寅女,颙妹,适王子侍卫某。
康熙四十八年二月初八日曹寅一折奏道:“再梁九功传旨,伏蒙圣谕谆切,臣钦此钦遵。臣愚以为皇上左右侍卫,朝夕出入,住家恐其稍远,拟于东华门外置房移居臣婿,并置田庄奴仆,为永远之计……”据此知道曹寅在四十八年又曾遣嫁最幼一女,所嫁的是一侍卫……因为《永宪录续编》叶六十七说:“寅:……二女皆为王妃”,可见为侍卫是此时当差,后来也袭了王爵
———
众人说“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说明这个“王妃”是曹霑家(贾家)的人能见到、能收到信息、能派人送礼回礼、能有往有来的。周汝昌查证出,曹霑的爷爷曹寅在上给康熙的奏折中,至少提到三次他的大女儿曹佳氏——“今年正月太监梁九公传旨著臣妻于八月船上奉女北上……窃思王子婚礼……”、“前月二十六日王子已经迎娶福金过门……所有王子礼数隆重,庭帏恭和之事”、“再臣接家信,知镶红旗王子已育世子”。
康熙四十七年七月十五日,曹寅上给康熙的奏折说,他接到他的大女儿曹佳氏的家信,知道她和镶红旗王子(即平郡王纳尔苏)生育了嫡长子——“再臣接家信,知镶红旗王子已育世子”。曹寅还写道“臣全家闻信,惟有设案焚香,叩首仰祝而已”。曹寅在奏折上还说,他给他的第一个外孙子——他的大女儿曹佳氏和平郡王纳尔苏所生的世子,“已经照例”送了“所有应备金银缎匹、鞍马摇车等物”。
康熙听说,曹寅的大女儿曹佳氏和平郡王纳尔苏生了世子,很高兴,让人商量酌情送东西给世子了。——《清圣祖谕旨》(《掌故丛编》第二辑)谕翟霖:“……平郡王得了儿子,朕甚喜欢,总管同凌浦酌议送东西去。”
周汝昌先生只找到了曹寅为第二个女婿买房子买奴仆的事,其他资料什么都没找到。而这也是《红楼梦》研究中,能找到的全部的曹寅次女资料。这从侧面证明曹霑家(贾家)的另一个王妃(即曹寅的二女儿),和曹霑家(贾家)是断绝了来往、断绝了音讯的。
曹霑家(贾家)的人都知道,他们家和另一个王妃是不可能有来往的。曹霑家(贾家)的人都知道,他们家的这另一个王妃,却等于没有。因此,他们才对另一个王妃避而不谈,只说“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把另一个王妃当成了不存在的。
前面,笔者从“寅字子清,……二女皆为王妃”证明了——贾敏不是贾母的女儿,连庶女都不是,贾敏是贾母的丈夫的亲侄女。由此也可以证明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所写的“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是真事。
因此,可以证明曹雪芹写的就是“王妃”两个字。
———
曹雪芹没有写错,曹雪芹写的就是“王妃”两个字。那么,曹家的这个“王妃”,是怎么回事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