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头,上午群雄逐鹿,决出十六强,不等人稍作回味,下午又赢来了十六强的比赛,观赛台上的热烈来的比太阳更强,江湖上有不少传说,哪个哪个年轻才俊多么厉害,但终归只是听上一听,这两日一比,实力如何更是有了直观的感受,强者互相自勉,稍逊者则暗自卯劲,不得不说这边道醮比试让不少自诩天才的人长了长见识。
说回比赛,下午这八场比赛也算的上是强强对决,基本上都是来自大门大派的顶尖弟子,所以不同之前,这次的比赛一场一场进行。
第一场天师府张修对阵全真教谭云,天师府和全真教一直以来是敌是友,这场比试也算的上是两个道教两派的同门切磋,两人上台抱拳施礼,张修何许人,谭云当然清楚不过,面对天师府的大师兄,一上来他自然不敢掉以轻心,金丹诀运行到极致,金光外现如同衣裳包裹着谭云。
“张修师兄,请赐教。”
嘴中说着,身形就已经离开了原地,
一股金光直奔张修,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大道初修通九窍,九窍原在尾闾穴。先从涌泉脚底出,涌泉冲起渐至膝。膝过徐徐至尾闾,泥丸顶上回旋急。”
张修嘴里念叨着,面对冲过来的谭云无动于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阵的是全真教的弟子,一股荣耀感涌上张修的心头,他感觉自己可以输,但不能输在道宗全真教上,此刻的他格外的认真,面对金光闪烁,不断进攻的谭云,他不对规避攻击,在抓到一闪而过的机会时,右手一抓,便抓到了谭云攻过来的一只手,金光护体,一般而言很难攻破,但是张修抓出去的手宛如能够腐蚀这层金光一般,片刻间就抓住了他实实在在的右手。
“你的金丹诀远不及你师兄刘静融呀。”
谭云心中恼羞成怒,身为全真教第二弟子的他年龄不大,被称为不出世的天才,就是这样高傲的他无论他怎么努力就是赶不上他的师兄,虽然年龄有差,但他从来不觉得是因为年龄的问题,这一战是他离开全真教的第三场战斗,前面两场比试他赢的无比轻松,脚挪星移,各种华丽招式尽出赢得了不少人的瞩目,这让他更加洋洋得意,可是这一战,他竟轻而易举的被抓住了破绽,连挣脱的余力都没有,空有一腔怒意,只能投降认输。
第一场比试,张修胜。
第二场比试由儒家王皓守对阵墨家墨侠派韩冬,两人都是谦谦君子,一上台便施礼,然后滔滔不绝的聊上了一番,聊罢才得以出手,一番交战虽不及他人一般迅猛炸裂,却又文人雅士独有的风格,两人你来我往,一番切磋行云流水,颇是赏心悦目。
王皓守手持君子剑如书如写,缓时如流云,急时如湍流,剑法来去自如,犹如在书写一片宏伟书章;再看韩冬,手中之剑像张二三的幽鲤一般,通体漆黑,剑与人宛如一体,王皓守如果是执笔书写的人,那韩冬就是绘出诗情画意的笔,剑随心动,没了执笔那层隔阂,一招一式,一撇一捺,稳稳压过王皓守一头。
儒家君子剑,持剑者自有君子之风,王皓守自知没有胜算可言,倒是坦然的承认自己技不如人,投降认输,两人退下台上,再看脚下擂台,伤痕累累,细看那剑痕留迹,竟有几分水墨之意,退到台下的王皓守看到之后更是自叹弗如。
第二场比试,韩冬胜。
第一组的比试完成,接下来的第三场比试由第二组的刘静融对阵吕言非。道教修道分内外,外练符箓,内修丹,凝气于体而成金丹,再配以口诀催动,大乘者,逍遥天地间。而刘静融的金丹在全真教所有弟子中无人出其右,对金丹的使用出神入化,但是吕言非也不是吃素的,合纵连横的厉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尽管现在只有一个人,实力也不容小觑,刘静融金光附体,速度之快,力量之大,吕言非也不敢硬接,只能一再退让寻隙攻击,一时间你来我往,台上金光成线,剑影闪烁,不分伯仲,台下的人则屏息以待,生怕因为呼吸错过精彩瞬间,两人搏斗了有近半个时辰之久,最后吕言非力竭才惜败刘静融,此时的刘静融也没剩多少气力,颤颤巍巍的下了台。
第三场比试,刘静融胜。
“你竟然败给了他!?”
台下的楚羽看到人虽狼狈,衣冠却依旧不乱的吕言非讥笑到。
“输也好,赢也罢,都是常事,输了,确实是我技不如人。”
楚羽不屑一顾,在他看来,输了就是丢人。
接下来是白鬼对阵张玉衡,两人实力其实是相差无几的,白鬼善刺杀,张玉衡则擅长正面搏斗,一开始,台上便弥漫着一层黑雾,将张玉衡笼罩,张玉衡自然是看过白鬼的手段如何,自知不能让他找到机会近身,没黑雾笼罩的刹那就将五雷斩鬼印催动到极致,甲木、丙火、戊土三道雷霆齐出,绿、红、黄三色雷霆在台上肆虐,黑雾被丙火雷打的溃散,白鬼的身影也就露了出来,此刻的他头发半黑半白,速度时快时慢,不停的在台上闪动,躲避雷霆,张玉衡看准时机,转守为攻,身后带动着雷霆直奔白鬼的落脚点,想要自己致胜,可惜这一击打的白鬼幻影,白鬼也没有放过这转瞬即逝的机会,一瞬间出现在张玉衡背后,想要来个背刺,紧急时刻就体现出了战斗经验的重要性了,背刺的那一刹那,张玉衡背后雷光乍起,白鬼不得不放弃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身形暴露的他再没机会接近张玉衡,打斗没多久就败下阵来,其实白鬼的实力不逊于张玉衡,只是战斗方式受到了限制,换个有利于他的场地,或许他就可以做到一击必杀了,正面搏斗能力不强可能就是刺客致命的缺陷。
第四场比试,张玉衡胜。
紧接着第三组的比试开始了,最开始是樊霄汉和阮晔之间的对决,樊霄汉来自杂家,杂家顾名思义,学的东西很杂,各门各派的武功招式都会一些,虽然不及他们精通,但由于学的多,了解的多,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杂家也被誉为对决最不想碰到的门派,特别是几个著名宗门,杂家所学也主要是以这些大门大派为主,所以一般那些招式根本对他们没什么实际效果。
就像这场比赛,阮晔也算是农家弟子中的翘楚,一手二十四节气拳用的也算是出神入化了,每一拳微妙的变化都被他利用的分毫不差,但依旧拿他没有丝毫办法,反而利用道教功法,太极的柔劲借力打力。
“他的太极练的不错,有点登堂入室的感觉了。”
台下的张修点头称赞。
“小师弟,小组赛最后一场你就该和他比上一比了,你知道怎么对付他吗?”
张二三摇了摇头。
“他会的很多,我还没想到办法。”
张修笑了笑。
“你一定会赢的,你有一个很大的优势。”
“是什么?”
“他了解各门各派的招式,但是你不了解。”
张二三一撇嘴。
“大师兄,我怀疑你在内涵我,这也算得上是优势吗?”
“当然了,正因如此,你连我们天师府的套招都没学,会的只是一些基础的技巧而已,加上张旭长老教你的剑招也是无招胜有招,而他们太过重视一招一式,各门各派的都会,但又都不精,他看不透你,他就已经没有机会赢你了。”
“真有这么简单吗?”
“明天你试试就知道了。”
两人谈话间台下已经分出了胜负,樊霄汉利用阮晔一招一式间的漏洞或是说不是缺陷的缺陷击溃阮晔,因为这种方式只适合了解众多招式的杂家来说才有用,阮晔输了,输的还十分憋屈,骂骂咧咧的下了台。
第五场比试,樊霄汉胜。
第六场比试青丘派宋城南对阵张二三,不过由于昨天宋城南那一站受了重伤,今天只好放弃比赛,他到也没有遗憾,因为这次他本来就不是奔着比试前三来的,他的目的只是来露个脸,让人知道青丘派的存在,同时开开眼界,过来结识一些朋友,这次进了十六强,还结识了不少人,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