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羌人北宫伯玉趁汉室东方黄巾反叛,将时任凉州督军从事边允与凉州从事韩约劫为人质,不予放还。
凉州刺史左昌派盖勋率军驻守阿阳县,叛军见阿阳县无法攻破,便转向攻打金城郡,斩杀金城郡太守陈懿,胁迫边章、韩约入伙,共推举边章为首领。
边章又率军包围州治冀县,左昌向盖勋求援。盖勋率援军抵达冀县,斥责边章等人背叛朝廷。边章、韩约都说:“左昌当初要是早听您的话,派兵来救援金城郡,或许我们还能改过自新,如今罪孽深重,不能再投降了。”
于是,边章等人哭泣而去,解除对冀县城包围。后又包围护羌校尉夏育所部。而边允改名为边章,韩约也在此时正式改名为韩遂。
中平二年(185年)三月,韩遂等率领数万骑兵打着诛杀宦官的旗号入寇三辅,侵逼园陵。
汉灵帝原本是想要完全平定黄巾之后再收拾西凉叛军,但又担心反叛军攻入长安后刨毁皇陵。便遣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及中郎将董卓征讨,并放檄文征调兵马。
中平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朝廷大赦天下,董卓也同样得到赦免。而这一切郑勋也早就在任职前听袁隗说过,一切都在袁隗的计划之中。
如今董卓官复原职,郑勋也第一时间过来道贺。他估计这也是袁隗的暗中安排。
看见郑勋前来拜访,董卓也急忙上前迎接。当着众访客的面给郑勋行礼,郑勋赶忙上去阻拦并行跪拜礼。董卓也立刻扶起郑勋。
“黄巾之战若听先生之言怎遇此败?不知先生是否仍愿助董某一臂之力?”
“将军对勋有知遇之恩,若是将军不嫌弃,勋自当尽绵薄之力以报将军之恩!”
众将皆感叹郑勋重情重义。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郑勋也是被强制要求参加这场平叛行动的!并且还让郑勋随时报告整体动态……至于郑勋当然不敢违抗。
宴会过后,郑勋被董卓单独留下,并且另备酒菜。与郑勋、贾诩、徐荣、牛辅五人单独再开一场。
“听闻先生喜结连理,董某时为阶下囚。难以登门道贺,今趁着大家高兴,一并补上。”
“将军客气了,此等小事,不劳将军费心!”
“先生人生大事怎可说是小事?若是诞下如先生聪慧的大胖小子,岂不是吾军之大幸?”
众将谈笑半响,提到出征的事情,董卓又再次满面愁容。众人不解,忙问董卓发生什么事。
“不瞒众位,再此几人皆为吾之心腹,袁太傅扣下董某亲弟董旻当朝为官。此番征战,亦是让吾监视那皇甫将军动态,若有机会便拉他下马,以便士大夫执掌兵权,调派人手……”
众人闻言顿时沉默,董卓继续道来。
“那皇甫将军,与吾虽不合拍,但亦是能征善战之人。若吾等不搅此局,凭借皇甫将军实力,早晚必能平叛;若是将军下马,临阵换上庸碌之人,此战危矣……”
贾诩回应董卓。
“然将军亲弟仍在朝中,只得依太傅所愿。怎能违抗?”
“此番与诸君商议此事,只愿诸君助吾。”
贾诩再次献言。
“此番战事不宜急攻,可以守势为主。叛军虽声势浩大,然内部根基不稳,各部皆有私心,久攻不下必然内乱。再者,延长战事亦是袁大人所愿,便可确保将军亲弟周全。”
董卓摇头叹气,除此以外已别无他法……
“董某便按先生所言行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