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白告和张智敏也都是恢复了往日的训练。
相对于何敬平来说,王超因为带的队员是全部教练中最少的,因此也更加有时间专注在张智敏的身上。
王超第二天也是早上六点钟就带着张智敏开始加练,互相了解。而每天晚上训练结束后,白告也会陪着张智敏进行一些加练。
这几天,王超也是不断地在战术上进行思考。他并没有对白告所带出的战术框架进行任何明显的改动,只是加强了一些发球上的变化和奇怪的发球套路。
这些套路很多都是心理上的,张智敏也是第一次接触到,王超特别强调心理上的博弈,这也让张智敏突然理解了不少比赛,尤其是翻盘的比赛。
张智敏以前也是完全没见过这些套路,包括如何观察对手的准备,盯球,身体站位来调整自己的落点,让对手更难受,怎样把握好回抛和遮挡的限度。
可以说,属实是没有见过比王超还阴险的人了,不过对所有人来说,赢球才是第一位的,合理运用规则而已,有什么问题?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张智敏在被王超的教育下,虽然硬实力没有明显提高,但是实战能力属实是上升不少,而且球拍也磨合的差不多了。
而且王超看着张智敏所使用的这种球拍,也不由得产生思考。纤维为什么就一定得作为球拍的主体呢,为什么就不能放宽这种要求和理解,选择更加柔和的方法,用纤维来辅助底板呢?
也就是尽可能保证纯木的手感,但是又用纤维节省发力的门槛,防守的容错,同时,再用优秀的吃球和短时间的凹陷形变,这样,就可以说是相比于靠着纤维的力量旋转硬上更加适合张智敏的打法。
之后,随着陈琦也始终与回到了基地,大循环可算是开始了。
陈琦,横板两面反胶,有着一手极其恐怖的正手单板质量。年轻时候曾打过几年直板,后改横后水平突飞猛进,但是也没有遗漏掉直板的优点。同时,还能发挥出横版在反手等方面的部分优势。
陈琦打球,无论什么球,几乎都能给他一板冲死。加上作为少见的左手运动员,未来不出差错,靠双打进入国家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对于大部分二队队员来说,每一次大循环都十分重要。
国乒实在是人才济济,毕竟哪怕一次没发挥好,就很可能无法留在队里。
而且哪怕之后状态回暖,如果没有被教练看上,其他教练也会以某次糟糕发挥作为借口阻止入队。
就这样,大部分队员抱着忐忑的心情,开始了大循环。
这次大循环,事关重大,蔡政滑带着其他大部分教练都来到现场亲自观看,没有了教练,大部分一队队员也是前来观摩。
前几轮中,张智敏所遇到的都不是什么特别强的对手,张智敏在技术上可以说是全面优势,加上王超想出来的几个搞心态的套路,张智敏赢得非常轻松。
张智敏自己甚至没有用上太多技术,依靠这发球和小球的控制,纤维板的防守,并没有太多压力。
这几个队员的正手空档和步伐相对来说实在是过于明显,哪怕开长球,只要质量不够高,张智敏能借上力就能够调动,自然没有什么机会。
另一边,陈琦也是发挥出了他的水平,几个对手完全是扛不住,小球小球打不过,甚至连相持的机会都没有。
还有几个年轻队员还表现出了对陈琦左手旋转的不适应。
陈琦哪里会会惯着别人,直接盯着对手打,左手不断拉出疯狂的侧拐弧圈,完全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
队员们自然是对这几场比赛议论纷纷,教练们则还好。
毕竟这几场的对手完全无法发挥出他们的真正实力,属于正常发挥。
不够很快,张智敏也是遇到了他的第一个算得上对手的对手,李炫君。
李炫君已经在二队待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一直在一队二队之间反复横跳,没能得到任何教练认可的他也随着年龄增大慢慢对这项运动失去了信心。
不过李炫君的实力在二队之中依然算很强的,他靠着稳定和连续的正手弧圈和控制能够轻松战胜一些水平比他差的对手,但是一单面对更强大的对手,他就不行了。
随机,比赛开始。
张智敏有点小累,但是还是遵循王超给他所提出的建议:开局先试探。
张智敏随机发了一个反手位短球。
此时此刻,拧拉这项技术还没有被普及,大部分时候,反手短是比正手短更好的选择。
李炫君一看,随即反手摆了回来。
张智敏则继续和李炫君回摆,从正手位到反手位,连续摆了接近十板,张智敏毕竟是纤维板,球稍微冒高。
0-1
李炫君实在是太能摆了,台内完全不露出任何破绽,张智敏实在是完全没有办法。
张智敏原本想再发一个短下旋去比一比摆的能力,但是,王超的话又出现在耳边“如果对手不是运气球,不要头铁”,在接触球的一瞬间,突然改变动作,手腕用力,一跳落在球台边线附近。
这是一个长球。
李炫君被张智敏的前摇稍微晃了一下,虽然判断出来,准备起板时还是稍微被顶到,没拉起来。
1-1
李炫君发球,看了看张智敏,李炫君认为自己可能在摆短上占据一定优势,选择发了一个短球到张智敏的反手位。
但是张智敏压根就没有想过摆,他已经想通了,之前的对手会在台内给自己露出很多破绽直接得分,那现在既然不够高效了,自己为何不试试看别的方法呢,万一效果好的多。
张智敏直接手腕内勾,抬肘。
与此同时,蔡政滑也是拍了拍旁边的教练
“快看!大的要来了!”
随着手肘突然的张开,本来的下旋球突然变成了上旋,还带着强烈的侧旋。
“这是个什么东西?”
虽然,部分教练已经看过了何敬平偷偷拿蔡政滑摄像机所拍摄的录像,但是大部分教练还是第一次见到。
就这样,张智敏丝毫没有在小球上做任何纠缠,直接进入了相持。
李炫君也属实是没想到,虽然球速不快,但是第二次被顶到的李炫君根本没有办法有力的回击,被张智敏轻松顶回。
2-1,张智敏再得一分。
白告看着,心里总算放下一口气,大声和马林还有其他几位队员说
“接下来张智敏就已经无敌了。”
李炫君拿球的手微微颤抖,他根本就不知道这球该怎么发,合理的方式好像都没有任何办法,直接被得分。
李炫君心中非常犹豫,原本想发长的,又想发短的。
李炫君思考的同时,身体也做了一堆假动作,各种各样的姿势。
然后。
球就下网了。
3-1
张智敏心中也非常意外,平时他在和白告的比赛中经常使用拧拉,但是根本没有办法得分,他也还是更依赖自己平时习惯的正手,发球抢攻。
“原来这招这么好用!”,张智敏开心的不行,想到。
张智敏再次发球,选择发一个正常的正手短下旋。
此时已经清醒过来的李炫君明白,自己根本不能把球给到反手,必须得给到正手。
李炫君摆了一个斜线,但是这动作早就被张智敏所发现,白告给他做的训练可不是白做的。
张智敏直接上步到正手位,又是一个拧拉。
4-1
这一次,所有教练,队员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种强行起板的技术,实在是太霸道了。”
“你们以前见过这个技术吗?”
“我去,我去,新技术!”
“王超教的实在是太好了!”
李炫君此时此刻已经完全傻掉了,难道真的全台都可以拧吗?这还怎么打。
随后,张智敏又是一个发球衔接拧拉,拿到第五分。
李炫君见合理的球打不过,就只能不合理的打了。
李炫君随即发了一个反手位偷长,张智敏对此也早有准备。
王超早就告诉了他,对手在不同情况下发球的选择。
张智敏毫不犹豫,直接横打起板,死死压住了李炫君的反手位,李炫君也只能勉强挡回。
张智敏随后继续给反手位施压,又是一板反撕。
动作越小,衔接越快,反撕这种接力技术,可以说是效果好威力大还原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