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西伯利亚的日军源源不断地赶回,东北形势愈发严峻.回援的关东军主力不仅疯狂围攻四平,还以大队为单位不断向辽源,铁岭,甚至抚顺等地发起渗透作战.
与此同时,日本驻朝鲜军也从鸭绿江对面扑了过来,直接威胁着南满的两大重工业城市——本溪和鞍山.
南线本来还算平稳,傅作义将军率第七集团军进入东北之后还向辽宁半岛发起猛攻,一度收复了金州以北的大片国土.但日本国内军很快出动部队增援,目前双方正对峙于瓦房店一线.
为了便于及时指挥和调度,郑卫国决定把指挥部搬到沈阳去.可是他这一走,华北怎么办?思来想去,他决定请太祖他们搬到华北来坐镇指挥.毕竟现在的抗战形势跟历史上的四二年有了很大不同,延安实在有些偏僻了.
太祖很快回电,表示赞同郑胡子去东北,并且表示会让朱老总和少奇,陈匀等同志到华北来,以北方局的身份主持大局.不过他自己暂时还来不了,毕竟中央已经在延安扎根近七年,不是说搬就能搬的.
随后,郑卫国和张文白副总司令,周参谋长等率第二战区司令部,总参谋部先行北上.程政委和杨教授他们则要等着交接.与郑胡子同行的还有李福春,彭贞,毛泽民,高冈,何柱国,李杜,黄显声,万福麟等人.他们将在沈阳正式组建东北政府,以加强对地方的党务,政务,军务和经济,宣传等方面的管理.
朱老总到了西柏坡之后,决定在华北展开大反攻.一来把小鬼子彻底清扫干净,好放心大胆的搞建设;二来.也未尝没有借此检验和练兵的意思.
华北方面,随着围场大捷,日军的机动兵力几乎被清扫一空.整个华北的日军除山东第十二军以外,全部龟缩到了几座大城市,随后又被以八路军为主力的地方部队团团包围.
其中冀中,冀东两大军区包围了北平,天津两大城市.晋察冀军区包围了保定,晋冀鲁豫包围了石家庄,晋绥军区包围了大同,控制着山西中南部的山西新军包围了太原及周边地区.
在朱老总和彭老总的指挥下,八路军各部经过近两个月的激战,晋察冀军区率先拿下了保定,晋冀鲁豫随后攻克了石家庄,晋绥军区在绥远董其武部的协助下拿下了大同.
太原方面的日军最多.控制范围也是最大,包括:第36师团(太原),独立混成第3旅团(忻口,太原的北大门),第62师团(寿阳,太原的东大门),独立混成第9旅团(榆次,太原的南大门).第69师团(晋源,太原的西大门).
其中第62师团和第69师团都是由独立混成旅团升格而成的,实际兵力不多.装备也比较差.不过相对而言,其战斗力仍在徐总指挥的山西新军之上.
但战争中决定胜负的不光是战斗力,还包括敌我态势,后勤保障,战略战术等等多方面的因素.
徐总指挥很快展现出了历史上以地方部队连战连捷,解放山西的风采.依靠巧妙的战术和出色的指挥,山西日军逐步被割裂,封锁在一个个孤立的城池内.
随后,山西新军开始逐步围歼敌军.由于重型武器大多被调到了东北前线.山西新军只能采用原始的坑道爆破作业,但效果却出奇的好.目前,榆次和寿阳两地均已光复,山西残敌指日可灭.
山东战场上,日军一开始准备死守胶济线,但很快发现这个"一字长蛇阵"会令他们陷入四处挨打的境地,于是又慌忙退往胶东.由于敌军猬集一团,林总暂时也没有办法,只能加紧训练山东军区主力,并派出一部南下增援新四军.同时,还不断派小股部队前往胶东袭扰.
北平,天津之敌之所以能够苟延残喘,主要是郑胡子一直在"放水".因为津东,塘沽一线,包括港口都被日军控制着,美军的水面舰艇暂时也没什么办法.因为当时的第一岛链,第二岛链都在日军控制之中,美国水面舰艇根本过不来,潜艇只能偷袭,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郑卫国担心一旦攻击敌军,他们就会直接从海路撤退.以天津的第二十七师团,独立混成第七旅团,还有直属华北方面军的驻屯兵部队,无论加强到那个战场都不是一件好事.
北京也是一样,天津之敌之所以赖着不走,主要就是因为北平敌军,尤其是方面军司令部尚被围困,否则只怕早就转进了.所以郑胡子一直没有展开强攻,只是不断派地方部队发起试探性攻击,以消耗敌军实力.同时也好锻炼新部队.
朱老总也认同了郑胡子的做法,所以并没有急于进攻平,津,而是将精力放在了将八路军野战化上面来,随后陆续成立了五个总队,总队下辖若干个纵队(军级),纵队下辖若干个支队(师级),支队下辖若干个团.
从上面的编制就可以看出,这个总队其实是集团军或者兵团级别的.只是委员长不肯给番号,而且为了不过度刺激常队长,军委决定不采用兵团或者集团军这种正式称号,所以就采用了总队这个听起来有点儿怪怪的番号.
像山东军区主力便被编为第一总队,晋绥军区主力被编为第二总队,.[,!]晋冀鲁豫主力被编为第三总队,晋察冀军区被编为了第四总队,山西新军被编为第五总队.初步实现了八路军的野战化和集团化,在正规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沈阳机场,就在朱老总在华北指挥部队风卷残云的时候,郑卫国又迎来了卡尔逊一行.这一回,他是来确定双方合作攻取千岛群岛事宜的.
经过一个半月的准备(由于语言,交通等问题.准备时间有所延长),美军庞大的航母编队已经成功抵达了堪察加半岛.随时可以南下.而且混编的中美军队经过一个半月的两栖训练,战术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加上英国那边的局势愈发不妙,罗斯福总统实在是坐不住了,勒令阿诺德上将必须加快动作,否则就只能把航母编队又调回大西洋救火.
"老郑.哈,我们又见面了!"卡尔逊还是一副基情四射的样子,兴奋地说道:"听说你们准备在华北组织一场大反攻?"
郑卫国没打算隐瞒,便点头说:"是的,此次作战将以第十八集团军为主力,并由第十八集团军朱总司令亲自指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