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盘古开天,殒身化万物。
天地已开,从此,大道法则已经建立,混沌未开时孕育的天道至理,终于将在洪荒乃至以后的世界上演,因果循环,是非恩怨从此也将纠缠整个世间。
除去圣人,谁也不能逃离这天道的约束。
言若亲眼见证了盘古开天前后,一直到盘古身殒。
盘古身殒后,言若黯然,盘古所布大阵,正靠不周山,而言若心情低落,也没出盘古大阵,便在阵中自行修炼。
山中无岁月,时光匆匆,又是数万年,言若在盘古大阵修炼终于停下,仰天一声清啸,响彻九天。
天道就是刚才出现的神秘力量了,通过刚才的接触,言若也明白了什么是天道了,说白了也就是天地意志,没有自我意识,只要没把天地毁了,永远不会出来。
如果把天地比成一个人的话,那么天道就像是自然反映,就像敲人的膝盖,腿会不由自主的踢起来一样。只要有毁灭天地的行动,天道才会出现,而平时根本不会出来。无论你做了多大的恶事,只要不毁灭天地天道就绝对不会找你。
正是因为了解了这些,言若才可以肯定,以后的鸿钧绝对说慌了。鸿钧说的肯定不是真正的天道,不管是什么原因让鸿钧这么说的,但可以肯定是个大阴谋,骗了整个洪荒世界的大阴谋,其中的所图绝对不可想象。
因此言若对未来的鸿钧起了强烈的戒心。更是不想和鸿钧有什么接触,你想一个能欺骗整个世界,而不被发现,更是让人们把他的话当成了真理,还一个个对他恭敬不一的人。是那么好相与的吗!到时不要被人买了,还在帮人数钱而不自知呢。但是如果他算计自己,言若不介意让他殒身于天地之间。
所谓的大劫,更本不是什么修士吸收过多天地灵气,使天地灵气枯竭才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大劫。要是那样后世地球上根本没多少灵气为什么大劫没来。在说还有各个灵脉不停的产出灵气,很难有灵气枯竭的时候。
就算是吧,像龙凤大劫难道天地刚开就灵气枯竭了啊,那是不可能的,要知道那时可都是先天灵气啊,要是枯竭了早化为后天灵气了。而后天灵气可是圣人大战把洪荒打碎了,毁去了无数灵脉后才出现的啊。
因此大劫不可能是什么修士吸收灵气过多引来的。其根本原因还在气运上面,所以后来的圣人才会不停的争夺气运。
何为气运呢,气运就是对天地的贡献,比如:女娲造人,为天地增加生气,而巫族撞坏不周山天地破损,导致气运流失最后灭亡。
对天地有害的就会流失气运,如平时打杀生灵被生灵憎恨,又毁灭无数山川河流,破坏天地被天地无意识的憎恨,这样慢慢的当这些憎恨达到一定的时候,就会爆发,气运大失。导致各种各样的不幸降临,甚至会有灭族的危险啊。
可是就是这么简单的东西就是大劫的来源,大家都知道想成为天地主角都先要汇聚气运,而退出天地主角的都必须先大失气运,就像巫妖大劫中,巫妖大失气运两败俱伤而退出主角,而人族却汇聚气运成了天地主角。
就在整个天地成型后,整个天空都瞬间变成了紫金色,无量的开天先天功德也随之将了下来。
只见万丈粗的功德光柱,从天而将,笼罩住言若。将整个身体染成了金黄色,无边无际的功德不停的射下一点也没有停止的意思。
而言若沉浸在吸收功德的舒爽的感觉中。全身的每个细胞都在欢呼都在雀跃,灵魂更是不断的跳动着。仿佛整个世界一下子在眼前变的清晰了起来,整个人呈现在无思无想的状态中,但四周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清晰,仿佛就是这片天地的主宰。那是一种矛盾又让人无法忘怀的感觉。
就这样功德的光柱从没有缩小过更是没有停过。言若功德实在太大,先是一指破混沌,后是一哼定天地,功德确实不小。
也不知过去了多久,在那种状态下根本不知道时间的流逝。
功德还在不停的落下,全身从细胞到灵魂都因为吸收无量功德变成了金黄色,远远看去就像一个金人,而在其中的玄黄之气在本体面前犹如宇宙与水滴相比较,这些玄黄之气也就对人型身体有点帮助。
脑后更因为无量功德的提供,和玄黄之气的加入。由原来的功德光轮,演化出了,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功德法轮。法轮中不断闪现着,言若一指破混沌,一哼定天地的场景。
渐渐的功德光柱小了下来,并且逐渐的越来越小。从万丈变为千丈、百丈十丈,最后更是完全消失了。
看着天地间,无数的山川,无数的河湖,无数的森林,还有那望不到边际的大海。言若心里充满了自豪,毕竟开天自己也有份。
此时洪荒不再似盘古开天之前一样荒寂,已出现一些大神通,比如女娲,东皇帝俊和太一,盘古元神所化三道清气所化的三清道祖老子、元始,通天三人,还有盘古精血所化的十二祖巫:后土、帝江、强良、祝融、共工、天吴、拿兹、句芒、蓐收、烛九阴、玄冥、奢比尸等。
盘古开天之后,如今洪荒分为四大部洲,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惧芦洲,其中东胜神洲灵气最是浓厚,一些修气之士大都在东胜神洲修炼。
言若一路游走,一路所见宝物自是搜刮一翻。
一路边走边停,向东行走数十万里之遥,便至东海,言若轻咦了一声,看着下面东海凝视了一会,然后将先天攻击灵宝崆峒印拿出,向下一扔击去,只听轰隆一声响后,一阵华光闪现,接着,出现了一座小岛,小岛之上,只见二十四颗光彩夺目的珠子浮在半空。
“竟然是这二十四颗定海神珠,怪不得有先天水灵迷踪大阵掩盖。”言若不由一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