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这天晚上,日升子把两个儿子叫到他屋里,一家人开开心心的过一个小年。
看着满桌的饭菜,日升子不免又多喝了点酒,怀里的大孙子不停地闹腾着,日升子笑着用筷子沾了点烧酒喂到孩子嘴里,孙子砸吧了一下小嘴,瞬间整个脸盘皱成一张橘子皮,紧接着哇哇哭叫起来:“爷爷,辣。”众人哄笑起来,培芸一边骂着,一边把孩子接过自己怀里。
吃完后后,苏玲帮着母亲收拾,日升子坐在炕头,把脚一伸,笑道:“今年的粮食卖的不赖,有了点积蓄,明年就少种点吧。”
兄弟俩都坐在地下的板凳上,两个儿媳挨着炕沿说笑着。“老二,要不你也来煤矿吧,现在我们这里扩产,需要人哩。”大哥得意的说道。
“我再想想。”苏云笑道。
“就是,现在煤矿营生真的不赖,好多人想进都进不去呢。”嫂子也附和着说道。
“是我不让他去的,多有多的活法,少有少的活法。”挨着嫂子的谢庆芳端着个开水杯说道。
“你看,我们今年电视机都买了,有钱了,日子才有盼头。”大哥借着酒劲也笑道。
“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不过马上有孩子了,看你能养活的了家不?”日升子起身让培芸把自家柜子里的那个红布包裹拿了过来。“这是今年种地卖粮食的钱。”老汉眯着眼睛沾着口水,仔细的点了起来。然后数出厚厚一沓道:“这是七百块钱,老二你过来拿着。”
“不用了爹。你自己攒着吧。”苏云赶忙说道。
“这是三百,老大你过来拿着。”老汉不答话,把钱分成两份,剩下的又用红布包起来,递给培芸。
“我们哪用你接济啊。”小白笑道“我们自己也存了点。”
“听我说。”日升子打着嗝郑重的说:“当初娶媳妇,老大箍了新窑,老二没有。这七百是补给老二的,你拿着,你是想箍窑或者做别的,咱也不管。这三百是你娘看病前后的花销,还有小白马上生老二了,算是一点补偿。”
“那我生了,是不是也有补偿啊。”边上的谢庆芳趁着公公喝多的时候,笑着问道。
“那必须有,谁生了都会有。”公公笑着说道。
“爹,这个钱还是你们留着防着有个风头闹热,买个药片啥的。”老二苏云推脱着。
“就是,我们也不差这些钱。”大哥接着说。
“叫你们拿着,就拿着。”边上的婆婆终于开口了。“我们自己也留了一点,你们不用操心。”
两个儿媳见执拗不过,纷纷伸手把钱拿到手里。这时,苏云站起来喝了口水道:“我打算去上峪乡信用社带点款。”
众人一下瞪大了眼睛,婆婆立马道:“贷款做甚?你这刚把结婚借的钱还完,又想着打饥荒了?”谢庆芳赶紧扯了一下苏云的衣角,苏云赶忙道:“也不是说现在就要贷,我看看那边的营生咋样再说。”
“啥营生?”大哥急道:“你可不要瞎搞啊。”
“建国的工程队前两天跟我说过,县里马上要修县城到省城的柏油路,需要大量的拖拉机队帮忙拉沙子沥青,还有就是好多村子不通电,要在山顶建输电铁塔,那个也需要拖拉机帮忙拉材料,我想着是也买辆拖拉机。”
“有这门路,当然是好事,不过能轮到你吗?别到时候把车弄下来没活干了。”日升子提醒道。
“我这也是个想法,具体到时候再说。”
“反正我是不赞成。”培芸站起身说道“自己手里多少有点积蓄再做别的,这样稳妥。”
“世上哪有万全之法,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苏云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