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要说起今年的怪事,那还真是不少,先是朝廷减免了赋税,然后又给百姓发放牛羊马匹,就连陕西平叛的军队里都有怪事……
当朱由校来到渭南的军营时,整个军营外到处都是衣衫褴褛的叛贼,朱由校一开始还以为自己的军营被叛贼给包围了,但是当他走进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军民一家亲……
朱由校这次出行,没有提前通知,当他的銮驾来到袁可立的军营十里外时,袁可立才得到通知,此时的袁可立已经焦头烂额了,渭南城里的叛贼已经包围了他的军营半个月了,一开始他还会让士兵放两枪,吓唬吓唬他们,可是这些叛贼在没有饭吃的情况下,已经饿了十几天了,他们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不管袁可立怎么吓唬他们,他们都不退,就这么人绑人的把自己都绑好,然后徒步走到军营门口,往地上一坐,就开始哭叫道:“官爷,给口饭吃吧,我们已经活不下去了,如果您不给我们饭吃,那麻烦您给我们个痛快的……”
袁可立被吵的没有办法,只能派兵去镇压,但是派去的士兵也没有办法,如果他们反抗,自己还能出手斩杀他们,可是现在的情况是,这些叛贼如同小猫一般温顺,当士兵走出军营时,他们马上就如同死狗一般躺在地上,不管士兵怎么拉扯还是踢打,他们就是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陛下,臣接驾来迟,罪该万死。”
袁可立急急忙忙的来接朱由校的驾,请罪道。
“你先别说那些没用的,你先给朕解释解释这是怎么回事?”
“陛下,您听臣解释……”
袁可立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一遍,朱由校瞪着大眼惊讶道:“还有这么骚的操作。”
“是啊陛下,臣也不能理解,按理说双方是敌对关系,可是您看看现在,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虐待百姓呢!”
“那你们就没有什么好办法吗?”
黄立极在一旁插言道。
“有什么好办法啊!要我说就一个字“杀”,他们是叛贼,又不是大明的百姓,既然他们选择了叛乱,那就要为自己做的事情付出代价。”
张维贤在一旁说道。
“你就知道杀,把他们都杀了对大明有什么好处,你不知道现在大明缺少劳动力吗!把他们杀了,路谁修啊,河道谁去清啊!你好歹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说话就不能过过脑子吗?”
朱由校对张维贤责备道。
张维贤被朱由校说的满脸通红,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颅。
“走,带朕去会会这群叛贼。”
军营的门口是一大片空地,原本空旷的空地上,坐满了前来投降的叛贼,他们缩坐在一起,等待命运的抉择……
“大家都站起来,都往后稍一稍,咱大明的皇帝陛下来了……”
几千名士兵从军营中拿着武器跑出来维护现场的秩序,可是叛贼们一听皇上来了,他们不但没有害怕,反而大声的喊叫起来,一名在叛贼中有些分量的头领,大声对身边的叛贼说道:“大家都听我的,咱们已经是案板上的肉了,不管我们怎么求饶,我们犯下的可是灭九族的大罪,现在我们只有同心协力,大家拧成一股绳,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活路,一会儿大家就跟着我喊,明白吗……”
…………
士兵为了保证朱由校的安全,他们把叛贼围成一团,当袁可立觉得安全时,才把朱由校请出来……
朱由校站在马车上,看着眼前如同乞丐一般的叛军,他的心中也不是很好受,因为这都是他自己的子民,如果不是天灾人祸,活不下去了,他们也不会走上叛乱的道路……
“各位乡亲们,朕是大明皇帝朱由校,今天朕来这渭南,原本是想看看袁将军的大军平叛的怎么样了,没想到这一来还真让朕大饱眼福,如果是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叛贼是袁将军的士兵呢!”
朱由校原本是想活跃活跃气氛,所以开了个玩笑,没想到他的话刚说完,下面的叛贼就大声的嚷嚷起来……
“我们要吃饭,我们要投降,我们要吃饭,我们要投降……”
几万人山呼海啸一般的吵嚷,让朱由校眼冒怒火,如果有人和朱由校说这事没有人组织,打死朱由校也不信,这明显就是有人在暗地里安排的。
袁可立害怕朱由校受到伤害,急忙派人保护朱由校的马车,说道:“陛下,为了您的安全,臣以为您还是先进军营吧。”
“你以为朕是怕死之人吗?”
“臣不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