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境内遇到严重旱灾,国内极度缺粮,饿死民众无数,国内民心一时动摇。有市井流言说:‘秦军即将借这次赵国大旱的机会攻赵’。俗话说三人成虎,人们也逐渐相信了这个流言,民心动荡。自从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兵锋直指邯郸之后,赵国民众对秦军畏之如虎!
不单赵国民众如此,就连赵国的王公贵族也对秦国甚是畏惧。赵王的心腹宦官也听到了这样的流言,并告知了赵王。赵王听到这样的流言,心中非常害怕,急忙召来大将李牧和司马尚入宫议事!
赵国王宫巍峨、华丽、古仆,规模庞大。若能从空中鸟瞰,那宏大、壮观的庞大建筑群定会让人忍不住赞叹中国先民无与伦比的杰出创造力!和如此庞大华美的建筑群相比,秦国王宫简直只能用‘寒酸’二字来形容!更不用说现在经历了地震。
这座宏伟的王宫的现任主人是赵迁,因为赵迁的母亲是歌伎出身,所以他本人也甚是喜欢音律,更擅长谱曲填词,他作为一个文人骚客更强于做一个君王。历史上不乏他这样的君王,李煜、赵佶等人无一不是亡国之君!
古人云:上行下必效。俗话也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赵王迁喜欢音律词谱,声色犬马。赵国朝野也莫不以此为风尚,就连普通民众也深受影响。赵国王宫里每日都是莺歌燕舞,鼓乐不断,赵国朝野上下除了少数明智之臣外,都过着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生活。
赵迁正在看着庭中跳舞的歌姬那曼妙的身姿,那些舞姬撩拨的眼神搞的赵迁心中就像猫挠一样,恨不得马上将她们推倒在床榻上快活一番。可他毕竟也知道今天有正事,不能像往常一样肆意寻欢。于是便假装没有看见,强自忍着汹涌的欲火。
正当赵迁抱怨李牧他们还不来时,殿外传来一阵甲胄摩擦声和有力的脚步声,赵迁欣喜的直起腰向殿外望去,只见两个魁梧的身影站在殿外。当下便听到殿外的宦官禀报道:“启禀大王,李牧右相和司马尚将军求见!”一脸喜悦的赵王迁笑道:“快宣两位将军入殿!”那小宦官急忙跑出大殿,请李牧、司马尚入殿。
不一会儿,这两员赵国名将已经步入大殿。其中一位五旬左右,身高八尺,英武刚毅,丹凤眼卧蚕眉,三缕长髯使他有了一股儒雅之气,这位就是赵国大将李牧。若是成蟜在这里一定会感叹:我擦,这丫把脸弄红了就是活生生的关羽啊!(当然关羽是没法和李牧相比的,小生不过是随口一提)
另一员将领年约六旬,头发已经花白,但身材却比李牧还要高大,体格也十分健壮,英武的国字脸上一对精光四射的眼睛使得他显得杀气腾腾、不怒而威。不用说这位就是在尸山血海中打拼了数十年的老将司马尚!
李牧走进来看到大殿中正在跳舞的舞姬,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司马尚还好些,只是无奈的苦笑一下。赵迁也不是傻子,(傻子也写不出那么多词曲啊)自然能看出这两位对这种场面有些厌恶,虽然心中暗自不喜,但仍是挥退了那些舞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