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等来到火焰山前,火焰山上酷暑烈火,唐僧根本无法过去。孙悟空得知火焰山形成原因就是孙悟空当年踢翻太上老君的八卦炉时踢下来两块砖,就是那块砖那让山变成了火焰山,山上的火焰常年不熄,若想带唐僧过火焰山必须用芭蕉扇将火扇灭。
于是孙悟空打算去借芭蕉扇,而孙悟空知道牛魔王夫妇因红孩儿的事对他有意见,孙悟空却仍然厚着脸皮去找罗刹女借芭蕉扇。孙悟空既没有去偷也没有去抢,而是去借。孙悟空可是最擅长做偷鸡摸狗的事了。
如今却是死皮赖脸的去借,在借不到情况下仍然的是好言讨好。哪怕罗刹女因红孩儿之事记恨他而动手打他。他也没还手。
只是根本无论孙悟空怎么厚着脸好言相劝,也根本不可能借得芭蕉扇。这才没办法了,孙悟空就开始骗,结果反被罗刹女用个假的芭蕉扇给耍了。
孙悟空也没发火,仍然抱着一丝希望去找义兄牛魔王借,同样也是借不到,之后开始骗,好不容易骗到手了,结果在返回途中被牛魔王变成八戒模样在半路把芭蕉扇又给骗回去了。
孙悟空这才发火,一而再再而三的逼的孙悟空没办法了。
最终猴子发火了,和牛魔王真的打了起来。
孙悟空与牛魔王夫妇的对话中多次提到红孩儿,孙悟空也多次解释他是故意请菩萨来收他的,但是牛魔王夫妇并不领情,因为在牛魔王夫妇眼里红孩儿那是被观音抓去坐牢了。
从孙悟空说他是故意让观音来收红孩儿,可以猜到孙悟空当初对红孩儿可能手下留情了。
孙悟空请菩萨来的原因。
1.要救唐僧
2.打杀红孩儿不是,好言相说也行不通(红孩儿当初一点也不把孙悟空当回事),最后请菩萨来收实在是无奈之举中的最佳良策。
3.表面上是害了红孩儿,实际上不是害了红孩儿,而是让红孩儿有机会修成正果。
孙悟空和牛魔王兄弟之间的矛盾是一点一点的激化,最后使他们两反目成仇。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是:
1.当初叫观音来收红孩儿,猴子是出于好心,让红孩儿走向正途,其次猴子也没有别的办法了。而牛魔王夫妇认为就是孙悟空害的他们儿子红孩儿去观音那坐牢,亏他还是牛魔王义弟。
2.如今的孙悟空是完全处于各种夹缝中,他必须拿到芭蕉扇带唐僧过火焰山,所以孙悟空面对牛魔王夫妇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而在牛魔王眼里孙悟空要过火焰山轻而易举,孙悟空借芭蕉扇是存心找他老婆罗刹女的茬。
3.牛魔王号称妖魔之王,不可能理解现在的孙悟空。孙悟空之所以这样,其实他是没更好的办法了。
结论就是他们两反目成仇原因来源于孙悟空的处境和牛魔王一家人的性格,这些原因都是一个因素延伸出来的,那就是孙悟空已经不在是一个自由的美猴王。
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扇子后成为导火索,造成兄弟两最终的爆发,反目成仇。
话说牛魔王也会地煞72变,变成猪八戒。猴子的火眼金睛居然没有发现,猴子的火眼金睛是形同虚设毫无作用吗?非也,后文再说。
再看孙悟空大战牛魔王,两人打的不分上下,牛魔王显出真身一头莽牛,瞬间让孙悟空处下风。这时候八戒来了。三人打到最后难解难分,八戒突然一下怒了,拿着钉耙狂乎,把牛魔王打的败下阵来了,看似好像牛魔王是猪八戒打跑的,然这个片段实际是什么意思呢?
原话:八戒发起呆性,仗着行者神通,举钯乱筑。牛王遮架不住,败阵回头,就奔洞门。
其中有句仗着行者神通。所以其意思是八戒在孙悟空的掩护下发狂拿钉耙乱乎。
变的更易理解的意思就是孙悟空和牛魔王对招,同时替八戒挡,八戒什么都不管,只顾拿着钉对牛魔王狂乎。
表面上看似猪八戒打退了牛魔王,实际作者表达的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之间的配合,前面就有发现,孙悟空和猪八戒之间的配合是经常不谋而合。孙悟空本来和牛魔王不分上下,双方都很吃力,牛魔王变真身后,让孙悟空明显处于下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