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毅回来后,父亲问他做什么去了,他说出去玩了。
林子昌让他以后出去之前一定要跟家人说一声,这样家里人才不会担心。
林子昌检查了书毅的功课,让他说说《论语》《战国策》《左转》《吕氏春秋》《孟子》《韩非子》《史记》《孙子兵法》等正统类书目的内容,书毅说的头头是道,并且加入自己的见解。
比如荆轲刺秦王,勇气可嘉,可是实力不够,实力不够而贸然出手,势必颓败。
比如项羽,学艺不精,却想建立霸业功勋,难免失利,加上用人不察,屠城泄恨,不得民心,难成大事。
比如孔子的七十二贤人中的闵子骞,书毅表示很欣赏他,只是受到了太多的委屈和牺牲,很可怜。
虞舜的父亲做法更不可取,他应该得到惩罚,为什么没有人惩罚呢?瞽gǔ叟让虞舜上谷仓顶上抹泥巴,他和象在底下放火,准备烧死虞舜,虞舜逃脱了。瞽叟让虞舜去凿井,他俩在上面填土,想要埋死虞舜,虞舜又逃脱了。他们分掉了虞舜的财产,霸占了虞舜的两个妻子和琴,做了这么多坏事,为什么没有人惩罚呢?
林子昌频频点头,觉得有道理,也未见偏颇之处,读书帮助我们思考,书能帮助我们深入别人的思想,但生活却比书更丰富,更纷繁复杂,读人察心,识人用人,这些都是书本没有预设的无法预知。
林子昌觉得书毅的书已经读差不多了,“书毅,我想把你送往武当山学艺,你看怎么样?”
“只要父亲觉得孩儿学习有用,孩儿一定尽心学习,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读书志在做人,学武心存家国,孩儿愿意,请父亲决断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