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毅觉得自己应该规划自己的生活,安心做事,不能浮躁,如果今天想这样,明天想那样,最终什么事也做不成。
每隔五天去看一次一超师傅,顺路带点猎物或者植物,这座宝藏一样的山,正好不空手。
每天早晚练功一个时辰,无论多苦,也要坚持,上下午读书一个时辰,每天的内功继续练习,今年先练“百变神功”的初级,达到三头六臂后,再练中级和高级。
剩下的时间给师傅们请安,汇报,替师傅们做点事。
林书毅觉得这样才能不后悔生命的流逝,不后悔青春的虚度。
可以学习的人和事太多,又如何能学得尽呢?我们不能总是要求超过别人,我们只要超越自己就可以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师傅,都好好的跟师傅学习了吗?林书毅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没有学会的东西,比如很多种武当功夫,比如点穴手,水上漂,梅花桩等等,还有做人太爱表现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做不到高标准严要求,虽然不能做到道德的最高境界,至少不能太过于表现自己,太急功近利。这样会变得肤浅和自满,就不利于相处和进步,荀子说的多好:“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如果反省自己的话,我们应该读书充实自己,练功强壮自己,但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呢?恐怕是做人,做好一天的自己容易,做好一辈子的自己难,谁能在得意时不张扬,失意时不放弃自己的努力呢?
祸福相生,如果我们的品行能够日趋臻美,那么就得道多助,魏征说:“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那么普通人呢?圣人益圣,愚人益愚。为何?我们是不是都应该思考,为什么我们不是圣人,因为我们都达不到圣人的标准,却自以为自己了不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