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湘在正殿中听完各堂长老执事的汇报,点头表示满意。赤霞律令执行有方,即使遇到突发情况,如李莫愁、楚湘等人都不在山庄坐镇,山庄运行同样有条不紊,也不枉费自己花了这么多心血制定这些规章制度,果然十分有成效。
目前赤霞山庄的基业蒸蒸日上,药品是不用多赘述,这些年赤霞山庄培养出来的能干弟子颇多,在各地创办的武馆、镖局生意也进展的十分红火。
西南向来被中原视为蛮荒之地,因其土壤不肥沃、地势险峻,不少地方常年覆盖着毒虫、瘴气,粮食、畜牧均不发达,百姓大多生活贫瘠,这也造就了南疆民风彪悍的传统。
百姓穷,官府也懒得多过问,在赤霞山庄崛起之前,这里的各个山寨之间常因粮食问题互相攻伐,赤霞山庄崛起之后,经常有人打赤霞山庄的主意,当算的伤是‘穷山恶水出刁民’。
虽然大多是些暴民不足为虑,但接连不断的骚扰也让人烦恼。楚湘深入西南腹地,了解民情后,觉得如果能找到适合在西南荒芜之地种植的粮食作物,那也许会改变西南大地千年贫困的格局。
这等大事自然不是想想就可以实现的,古来不知有多少先贤想到这一层,但直到现在也没见改变,楚湘知晓此事千难万难,也没有做过多指望,只是遣人在沅州、常德、韶州、衡州府之间修筑道路,以改变闭塞道路不畅的格局,将粮食等物资都运进西南荒芜山区,与大山里苗寨等当地居民交换特产,以至于西南许多地势险恶的闭塞山寨百姓专门依靠与赤霞山庄交换物资过活,他们只知天下有赤霞山庄,更不知大宋为何物。
南方的贸易已经发展到了逐渐饱和的阶段,而依照目前战乱格局,想要将除药品以外的生意全面延展到蒙古人治下的中原大地实在是困难,于是楚湘将目光展望向了更远的南方——南洋。
广州历来是航行于南洋各国的码头,虽然北方胡虏连年入侵,但对于广州府却没有影响,海运发达,各国的商船往来贸易不绝。楚湘开始筹划在广州建造船坞码头,以期望打造一支赤霞海上商队,湖广官府对这种既能捞到更多银钱,又可以刺激商贸之事自然是举双手赞成,还专门派人去协助赤霞山庄在广州建造码头。
将对外事宜处理妥当之后,楚湘又将目光转回赤霞山庄,眼下的情况是赤霞山庄并不缺钱,但极端缺乏人才,各路人才都很缺,高手太少,除了李莫愁、潇湘子,拿得出手的太少,所以他对赤霞学院年轻弟子的培养格外重视。
赤霞学院不同于赤霞学府收取学费的模式,这些学员都是赤霞山庄于南北交战之地界挑选资质不错的孤儿男女,他们的父母不是死于贫困,就是亡于战乱、瘟病,在加上赤霞山庄不时的灌输些‘你们家破人亡都是因为蒙古入侵’的思想,对于蒙古人都是极端痛恶。
赤霞学院除了教授武功、医理外,也格外重视文史教育,楚湘命人将历朝历代抗击北方胡虏入侵的英雄事迹总结下来,又加上一些风花雪月的传奇故事编纂成册,在赤霞学院内宣传,上朔李广、霍去病北击匈奴的丰功伟绩,下汲百年前的岳飞、韩世忠抗击金人的英勇事迹。
不畏强暴的抗争史再加上英雄美人的传奇点缀,听的这些年轻学员不分男女,均是热血沸腾,恨不得凭借自己所学上阵与蒙古人厮杀,以期望扬名立万,抱得美人归。
赤霞学院与赤霞山庄仅仅隔了数里地,同样是修建在错落有致的平地与山丘之间。洪凌波一早便带着杨过、陆无双来到赤霞学院,先办理了入学登记手续。
负责登记的弟子听闻杨、陆二人是洪凌波的师弟妹,当时便准备给二人以特别优待,被洪凌波严词拒绝,她正色道:“我赤霞山庄历来严于法度,即便是庄主也不能恣意妄为,须得按照山庄规矩办事,他们两个又怎能因为特别身份就得到特别优待,如此让其他学员作何想法?”说完神色一缓,转而对二小道:“师姐也是为了你们好,自古严师出高徒。小弟、无双,我赤霞学院的弟子数百,资质都不算差,你二人需要更加勤学好练,以真才实学出类拔萃,如此方不辜负大家对你们的期望。”
杨过自小贫寒,母亲穆念慈病逝后更是沦为偷鸡摸狗之辈,自从加入赤霞山庄的这两个月,杨过吃得好、睡的香,无人因杨过寒碜出身而鄙视他,让他体验到了难得的自尊,姐姐洪凌波更是待他视如己出,杨过虽然表面上嘻嘻哈哈,常与陆无双斗嘴为乐,但暗自发誓要报答赤霞山庄的知遇之恩,虽然天资聪颖,不管什么武功往往是一学即会,他也不以此为傲,仍旧每日习掌练剑不止,夜晚勤练内功不缀。
杨过眼见洪凌波希冀的眼神,心中一热,道:“小弟定不会让姐姐失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