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半,赵海生揉了揉睡眼,伸了个懒腰,从床上爬起,抓起衣服穿在身上,洗漱完毕后转身进入厨间,升起煤气炉,简单的做起了自己的早餐。
隔壁出租屋的学姐朱文勤也已经起床,从她的房间里悠然传出阿杜那沧桑嘶哑的声音,“我闭上眼睛就是天黑……”
阿杜的歌声透露着对现实的无奈,对命运的不满,当他决定用歌声征服世界来改变命运时,身边建筑工地的工友们对他却冷嘲热讽。
“你疯了吧,我们天生就是做苦力的命,想成为大歌星,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不会吧,就你那声音学狼吼吓女生差不多,你说自己能成为歌星,不是我不相信,我问你,我能成为美国总统,你相信吗?”
“哥们儿,还是面对现实吧,日子虽然苦点累点,但比你整天胡思乱想踏实多了。”
刺耳的话太多,阿杜耳根已经磨出了茧子,而他就是相信自己,他知道成功只属于少数人。
阿杜选择坚持唱自己的歌,任由他人评说。
阿杜后来成功了,走出了新加坡,走进了中国大陆,选择了他最为期盼的华语目标市场,用清冷孤独嘶哑的独特歌声,向中国亿万听众诉说着只要你心中有梦,便用自己最擅长的武器去征服,去抗争,去坚守,相信平凡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于是,中国的大街小巷,阿杜的歌声不断响起。在中国大陆,他拥有亿万粉丝,从此再不会觉得孤独。
中午第二节是语文课,语文老师范明军照例讲解上周的作文,在总结班级同学作文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后便把作文发到同学们手中,最后特意留意了两本。
范老师四十左右的年纪,中等身高,身材偏瘦,清秀的脸庞,戴着一副大框近视眼镜。
此时他卷起袖管,掷地有声的说道:“现在给同学们阅读我们班这次写的比较好的两篇作文,以便大家借鉴学习,让我们看看同一个班的学生,自己和他们俩相比还有哪些差距?怎么补上去?”
范明军拿起第一篇继续说道:“这是赵海生的作文。”
此时班级里齐声响起了同一个声音。
“又是赵海生的。”
从这声音中可以听出,有的带有羡慕,有的嫉妒,有的带有不屑。
不过在赵海生心中,这些早已习以为常,他知道自己做任何事,不能去迎合所有人的胃口,只有坚守自己的内心,任由评论,这样才能真正对得起自己。
“这篇作文,海生同学借用时空转换的手法来描写利强县境内最大河流利淝河在古代、近代、现代和未来的美,描写的活灵活现,从战争、民生、功用、自然等角度让利淝河的美丰富活跃起来,可谓想象力丰富独到,值得大家借鉴学习。”
听到范老师说自己想象力丰富,赵海生便想起了和同学刘勇打桌球的情形。
和刘勇打桌球,每次都是赵海生赢多输少,因为赵海生左手握杆的动作是刘勇无法掌握的。刘勇也暗地里练习了多次,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左手握杆,别说打出高水平了,就连一般水平也打不出,这一直是刘勇心中极为不爽的事。
赵海生不仅会左手握杆,而且还打出彩。当他左手握杆,瞄准发力到进球时,是赵海生最为享受瞬间,就好像爱钓鱼的人最享受鱼儿上钩的那几秒。
在这一刻,赵海生心态极为平静,平静的就像冬日里西湖的水面,虽然包容着千姿百态冬眠的生物,而水面却可以映射出完整的明月一轮,好像西施出浴时那娇美的脸庞,让每一个怀春的少男靓女们垂诞欲滴,恨不得伸手掬一捧放入怀中,美滋滋的,享受许久许久。
之所以左手握杆,不光是天生的原因,赵海生显然明白,左手是受右脑支配,而右脑发达的人形象思维比较丰富。范明军老师手上拿的这篇富有想象力的作文,也和赵海生左手执杆打桌球练习右脑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了。
当老师把赵海生的作文读完,教室里掌声热烈。
接下来范老师又拿起另一本作文道:“这篇作文用简单的故事,形象的影射出人生在世,追逐梦想的路上所具备的心理状态。看来,盛东平同学已经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看看自己的过去与现在,想想自己的未来,我们拥有怎样的梦想,用什么样的心态和代价,来去对待梦想道路上所遇到的重重困难。”
范老师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在读这篇作文之前,我想做个调查,看看大家都有怎样的梦想。”
教室内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同学们左顾右盼,窃窃私语。
“大家安静,一个一个来,我们班里,每个人都要发言,踊跃举手。”
教室里响起了“唏……嘘……”的声音。
看自己逃不掉,班级里不断的站起同学发言,一个一个都说出了自己的梦想。
他们有说自己想当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有的说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有的要当一名警察,保一方平安。
他们大多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但范老师突然心怀不满的说道:“我曾经也调查过一些小学生,他们的回答都是要当伟大的科学家,企业家,作家。现在和你们刚说的这些比较一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年龄越大,梦想变的就越现实,越平凡起来。”
教室里立马出现了掉一根针都能够听到声音的寂静。
似乎语文老师的话,深深刺激了同学们的神经,伤到了那逐渐变小的自尊心。
不知道过了多久,像是秒针移动了十来下,又仿佛过了一个世纪。
突然,一个坐在后排同学的声音打破了这不安的平静,“还有赵海生没有发言,这对我们不公平。”
赵海生感到紧张起来,他心中想,班中的同学们都很虚伪,把自己的梦想包装的好看些,说白了不都是为了一个钱字,不都是为了生活的需要,有了足够的钱才能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如果高兴的话,自己及家人体面花费后,可以用富余的钱财做慈善,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从贫穷磨难中走出来。你帮助的人越多,你的行为越是受人重拜,这是赵海生所能够想的梦想了。
只有能挣够很多的钱,只要不是违法的职业,做什么都无所谓。但想到母亲生病,家里负债累累,接下来的医药费还没有着落,赵海生有心与家人分担,却因为学业不能使上力气,他自己又何谈助人为乐的伟大梦想呢。
“我们的文学才子赵海生同学,你的梦想是什么?快说呀!别让大家都等着。”
说这话的是班中的一个比较胖的学生,他叫孙明明,家住在利强县城,家庭条件比较好,家人都宠着他。身着名牌运动服,整天出入网吧,一帮同学一有空就跟在他后面,有好烟好酒也经常与一帮死党围在一起分享,旷课是他们一伙人的家常便饭。
孙明明虽然用在功课上的时间不是很多,不过脑袋瓜也确实很好使,又加上其父母用高价给他请他一中优秀老师进行恶补。孙明明同学的学习成绩也勉强在二中四班排前十名。
如此代课老师对其旷课行为也爱管不管了,在老师的眼中,凭孙明明还算不错的成绩,加上其父亲在利强县地位不低的后台关系,让其上个大学本科应该不算什么问题。
孙明明有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感,便从骨子里瞧不起那些从农村来的贫困生,其中就包括赵海生。由于赵海生平时成绩又比自己好一些,更增添了几分不满与不屑。
“赵海生,你的梦想是什么?一个从农村来县城上学的学生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梦想吧。”孙明明继续挖苦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