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中平六年,董卓乱政,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灵帝次子刘协为献帝。是年十月初六,初秋时节。此刻已是申时,日近西山,秋风萧瑟,落叶轻舞。洛阳,皇宫北苑,永安宫内。大殿内四壁雕龙,梁栋砌玉,垂幕庄严,气氛森森。殿中一张红木镶珠的玉面案几,四足以金饰,各成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几前有红木雕龙大椅一张,椅背九龙游走,皆以龙眼夜明珠为眼,细金圆箔为麟,宝光璀璨。终不及上首椅
枕处一颗碗大的西域荧光夜明珠耀眼,九龙皆向着明珠咆哮嘶吼。龙椅之上,端坐一个少年,五官细腻,面色白净,英俊非凡却带着一股阴柔懦弱之气。少年身穿黄袍,头戴金冠。袍上八条金丝绣成的蟒龙闪闪夺目,微风掠过,衣襟飘动,八条蟒龙亦
随之游动,作腾云驾雾之势。金冠以毛发般细金丝镂空编织,上面点缀赤、橙、黄、绿、青、蓝、紫、白、赭九色宝石各九颗,皆一般大小形状,合计九九八十一颗,颗颗流光溢彩,摄人魂
魄。此人正是废帝,如今的弘农王刘辩!这弘农王刘辩坐于龙椅之上,双目无神的张望四周,面上尽是哀伤孤寂之色,端坐良久,乃长叹一声,拿起几上青毫狼毛笔,于砚台内醮了一醮,又探了探笔,在面前平摊的上等宣纸上
运笔如飞的书写起来。只见他笔走如飞,畅快淋漓,此时看来,方才有了一番生气。待到写完投笔于己,才长舒一口气,看他的脸上,已是泪流满面。那宣纸之上,笔走龙蛇,龙飞凤舞的写着两首诗。第一首题为《悲歌》: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第二首题为《起舞歌》:皇天崩兮后土颓,身为帝王兮命夭摧。死生路异兮从此乖,奈我茕独兮心中哀。刘辩泪落宣纸,双目也凝视于泪滴浸湿处不再离开,此时,方才书写时的生气似乎也随泪滴逝去一般毫无留存。刘辩倒似是一个垂暮老人一般,浑身只剩下沧桑与无奈。大殿清冷阴森,
一如刘辩颓废的脸庞,晦涩的死气,笼罩整个大殿。时间流逝,不知过了多久,天色已暗,大殿内也几乎不可视物。突然门外亮光闪动,不一时,几个黄门提着宫灯走近大殿。“吱呀”一声响,殿门被推开,随着吹进的冷风,一个声音也
传了进来:“厉川,你去看看那主公饿死没有,三天未进食,还真能捱!如果没有死,你就再弄点吃的送进去,他愿吃就吃,不愿意吃拉倒!我们先去巡视,你做完此事自行休息即可。”“是,张大人你就放心吧,这事交给小人就是。”随着话音,一个面色白净、五官精巧、身材颇为魁梧的少年黄门提着宫灯走了进来,看了看呆坐于龙椅上的刘辩,脸上毫无尊敬之色,
也无行礼,只是随意的说道:“主公,你还不去休息一下?我着人送点膳食来,你吃点,身体还是要保重啊。”说完,见刘辩也不抬头,“嘿嘿”冷笑一声,转身离开。不一会儿,一个宫女自殿门外畏畏缩缩的走了进来。这个小宫女十四、五岁年纪,却也是身材窈窕,面目姣好,五官精致。虽未
成年,也可看出几年后必是娇媚惊艳的美人。只见她怯生生的往大殿走了一步,却回头问道:“厉川,主公真的还未饿死?”那厉川的声音传了进来:“别啰嗦了,我们送吃的不过是尽人事罢了,主公迟早是要死的,不饿死也要被杀掉,不过现去瞧瞧也罢,他还有一口气。”刘辩听到这厉川的话,缓缓抬起头,森森的看向门口。此时,那小宫女正走向案几,借着门外投进的一丝灯光,刚好看见刘辩死灰般的脸,那两道没有生气的目光让人心里发毛。那小宫女本来就战战兢兢,看到刘辩这样望着自己,心里一惊,“啊--”的大叫一声,把手里提着的膳盘丢在地上,食物掉落了一地。而那小宫女却头也不回的跑出大殿,“哎呀”一
声惊呼,似乎是那宫女撞到了门外守候的厉川。“怎么回事?”那厉川的声音传来。“主……公,望着我,眼神好可怕!”“真是的,怕什么,他一直就是这死鱼眼,好了好了,东西丢那里,我们先走,过段时间再来看看他吃没有。”说完,声音远去。刘辩脸上缓缓现出不甘的怨恨,良久,他突然站了起来,对着大殿大啸一声,“噗--”的吐出一口鲜血,然后伏在案几上,看着鲜血染红的宣纸和几面,喃喃的说道:“天欲亡我,何
以为避?母后,唐妃,孤已无力保护你们,先走一步,阴司地狱,孤也将佑护你们……”话语未落,头已垂下,一缕阴魂,从此消逝,大殿之内,再无声息。时间飞快流逝,好似转眼之间,天色已经微微亮起,大殿依旧阴冷沉闷,即使有惨淡晨曦自雕棱大窗投射进来,也未见殿内丝毫生气。刘辩的尸体依旧伏在案几上,点缀着四面的鲜血,场面颇为诡异。不用多久,弘农王的尸体就会被人发现,他的死没有改变什么,死后一杯黄土,也不会有人记挂。突然,这尸体似乎动了一下,先是手指伸曲了几下,继而,头缓缓的抬了起来。他茫然四顾,看着空旷的大殿,继而低头发现了满几的鲜血,惊呼一声,坐了起来。但是,此刻他最在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