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书前,感谢读者:‘顾君邪’打赏100起点币,感谢读者:‘点起来快’打赏1888起点币!我一定再接再厉,把本书写好,写得更精彩!
刘辩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这样决定了,五日之后,出发前往谯郡,我也见一见那曹老太尉。”
剩下的五日,刘辩倒是很轻松,每日与那璧儿一起,叫了珊儿、蔡琰带着那小甄宓,在上蔡县城四处游玩闲聊打发日子。
这段时间,刘辩却发现那小甄宓确实不愧“女博士”之名,虽才七岁多一点,却知识广博,出口成章,与之谈论颇有乐趣,甚至她的谈吐时常让刘辩也收获不菲。
刘辩不禁心内感叹:如若此女真是放到后世,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博士,也是毫无悬念之事。刘辩不禁有些奇怪起来,这种女子三国历史上应该会有留名,为何自己想不起一个甄宓呢?
刘辩细细思考一番,脑内却渐渐浮现出一个人名:甄氏,正是那曹丕之皇后,曹植之嫂,明帝曹睿之母!刘辩一惊,却又不敢确认:自己虽细读过三国,对于女人却实在未曾在意,如果真是此女,那以后岂非是一代绝色?不过自己也没有印象这个未来皇后如此博学多才啊!也许是我牵强附会,两人只是同姓罢了。
刘辩却未想到,这次他确实猜对了,这个他后世未曾在意的三国女子,就是传言曹植《洛神赋》曾经褒扬过的绝世美女,魏文帝曹丕正室皇后甄宓!只是史书演义中,皆称其甄氏,未提名讳,让人对不上号。
若无刘辩引起一些变化,这甄宓本应随母兄安全通过小丫山,前往中山无极生活,建安年间嫁给袁绍中子袁熙,后来又被曹丕强纳为妻,后封为皇后。
只是被刘辩招安裴元绍一事引起的连锁反应影响,甄宓未到无极,已经被裴元绍所掠,来到了刘辩身边。
题外之话略过不言,只说刘辩惊讶之余,也对甄宓起了兴趣,命厉川着人找来大量书卷名典,供甄宓阅读,自己反正闲来无事,也时常和蔡琰一起与甄宓讨论一些历史典故,诗词雅赋,每日倒也轻松愉快。
这也只有刘辩会如此做,汉朝之人皆以女子能针线女红、相夫教子即为完美,谁人会给一个女子提供如此丰富的学习条件?而若非刘辩,甄宓又怎能有机会每日与这绝世才女蔡琰一起,每日探讨学术诗文?
以前的甄宓虽然博学,也只是阅读过一些父亲留下的古书典籍罢了,现在刘辩提供给她的条件,远胜以前,也为大汉朝打造出了一个新的绝色才女!
闲话不谈,却说五日一晃即过,黄承这日一大早就来报告,全军整军完毕,随时可以出发上路,前往谯郡!刘辩点了点头,吩咐道:“传我令下去,半个时辰之后,全体出发,前往谯郡!”
黄承领命退下,刘辩独自坐在营帐内,思索一番,低声自语道:“曹操,此番前去收复于你,希望你识趣,若有变故,你也休要怪我狠心了,你不能为我所用,来日必成我之大患,此正如你所言: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治世之良臣,乱世之奸雄,我希望你选前者,否则,我会在历史上抹去你这位奸雄!”
三日之后,刘辩带领麾下部队,已经进入谯郡地界。刚进入谯郡不久,就有斥候前来通报,有当地军士前来接洽,自言乃是曹操麾下士兵,已经在此等候侦查多日,就等刘公子的到来。刘辩点了点头,对黄承命令道:“就随那军士前往曹孟德驻地,一同去见见老太尉。”
黄承得令立刻把马向前,向那曹操手下军士细细询问一番,才命令部队由那军士指引,前往曹操驻地,自己回来禀报道:“主公,那孟德的驻地,正是曹老太尉的庄园,就在谯郡城外五里处,我们只需半个时辰便可到达。”
刘辩点了点头,说道:“这样甚好,此番前去拜会那曹嵩,可能也是我们一大转机,让军士们打起精神,我们让曹孟德震撼一番,不能落下了威风。”
很快,刘辩部队便到达了那曹嵩的庄园。刘辩眯眼一看,这庄园颇为宽大,建筑得也很华丽,一看就知颇为舒适。而那曹操和曹嵩早已得了斥候通报,站立在庄园门外,迎接刘辩。
刘辩骑马走近,远远看见曹操身旁站着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体型甚是肥胖,脸上却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目光深邃,一看即知定是心机深沉,思虑周详之人。刘辩心知此人定是老太尉曹嵩,思量一番,提马飞奔过去。
待到走进,刘辩跳下马来向那曹嵩抱拳一礼,恭声说道:“老太尉,多年不见,今天见到老人家精神矍铄,身体安康,刘辩甚是欣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