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刘辩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弘汉党党章》的编写方面,那蔡琰不愧是一代才女,行文工整,条理分明,再加上钟鹞的修改润色,整篇党章却也成了一册不错的洗脑书籍,刘辩看得非常满意,暗想若是在那些种子党员培训班上进行强化学习,必定能造就一批死忠之士,而以后这些人就是对整个军队和官府、百姓进行思想控制的精英!
很快,
《弘汉党党章》新鲜出炉,刻板之后,印刷了上千册,其中四百余册飞快的发送到了诸位种子党员手中。而培训班也如期开学,作为大汉第一个思想强化、觉悟提高的培训活动,刘辩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于其中,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来加强效果。
钟鹞作为第一任主讲,又是《弘汉党党章》编撰人之一,将讲学内容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每日半个时辰的弘农王亲自授课,更让听课之人意气风发,群情激昂。另外,程昱、曹操、蔡琰、任峻、王盖甚至老太尉曹嵩都是客串讲课之人,不同的人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主要思想却都是相同的:忠于大汉、忠于弘农王,一心一意为弘农王的复汉大业奋斗终身!
培训班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听课者们的忠诚度和热情一日比一日高,刘辩却过上了颇为悠闲地日子:每日半个时辰的煽动、激励完成,调动学员们的积极性之后,刘辩基本就已经无事可做,每日就是陪陪璧儿、去探望珊儿一番,要不就去与蔡琰研究一番几何代数、流行古典音乐,再背几首古诗给那小甄宓听一听。
而不到一个月,那珊儿的腿也已经基本恢复了,为了让珊儿多活动活动,刘辩抽出时间,每日都带着珊儿、璧儿、蔡琰、甄宓往城外的山林之中采风赏景,还让厉川、司马贵二人背了不少肉食蔬菜,在山林之中野炊烧烤。
而此举让诸女惊奇不已,乐此不疲。刘辩与珊儿、蔡琰的关系也更加的拉近了一步,那珊儿、蔡琰现在目光都舍不得离开刘辩所在之处,就连烤了吃食,也要先拿给刘辩尝了才能安心自己吃。
璧儿含笑看着两女和刘辩的转变,非但没有任何不悦,相反却放下了心来:这璧儿并非善妒之女,而她一番心思俱在刘辩身上。她清楚记得刘辩当日在貂蝉出事后痛苦的神情,她希望刘辩完全没有机会再回忆起那段不快乐的记忆,而让刘辩身边再多两个女人,就是当前最好的办法。
以璧儿对刘辩的了解,刘辩虽然不是喜新厌旧之人,但是刘辩却更加不是感情随意之人,若是他有了更多的牵挂,他也就会分出更多的精力来照顾身边的人,过去的伤心事,自然就会淡了。
那小甄宓也对刘辩非常的依赖起来,每日只是缠着刘辩,要刘辩念诗、说些新鲜的故事来听,这个小美人让刘辩因此而少了很多亲近三个大美人的机会,令刘辩摇头郁闷不已。
就在刘辩每日携美出游、醉情山水之余,那孔伷在李克的协助之下,倒是将豫州土地基本上都收拢了起来。而与此同时,在任峻的筹划下,屯田制飞快的开始推广了,由孔伷出面,数量巨大的种子被快速的分发到了大量本来无钱租地的百姓手中。按照这个速度,来年春季,那很多被荒废的农田就会被利用起来,只要没有大的灾害,豫州来年定是一个丰收之年!
而医术学馆进展也很顺利,一月之后,在谯郡城内偏东之处,一座颇为醒目的庭院树立了起来,门前有钟鹞书写的“大汉弘农医术学馆”大匾,院子很大,里面有序坐落着讲授馆、藏书馆、实技馆、休憩苑,在学馆南面有一排对外的铺面,却是医术学馆对平民义诊之处。
刘辩听到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前来道贺。那华佗见到刘辩到来,远远迎了出来,躬身行礼问好。刘辩扶起华佗,微笑着问道:“华先生,不知学馆你可满意?”
华佗微微点头,说道:“多谢主公,这学馆建设孔刺史、李大人都询问了我很多意见方才建成,老朽非常满意。”
刘辩笑着点了点头,继而问道:“招收学生之事进行了没有?”
华佗皱了皱眉道:“此事老朽却也不知该从何下手啊。”
刘辩拍了拍脑袋,说道:“此事却是刘辩唐突了,先生只好钻研医学,浸淫岐黄之术,要你来管理,却是我的失误。此时你不用急,稍后我让厉川、程仲德来接手此事,你只管教授即可,其余之事都不必管。”
说完,刘辩回头对随行的厉川说道:“厉川,你先辅助仲德把学馆管起来,再物色合适人选,好接手此事。”
厉川点了点头,说道:“主公放心,此时交给我即是。”
刘辩点了点头,又说道:“义诊之处不收酬金,所有药材只收成本。”说罢,刘辩看了看华佗,恭敬说道:“华先生,我看现在虽然学馆建设已经完成,你一人却也忙不过来,先生周游四处,交游甚广,可有合适之人也能前来担任教授之事么?”
华佗沉思一番,良久才说道:“主公放心,华佗多年来周游之时,也结交了不少真才之士,都是深谙医理,妙手回春之人,另外我也有过几个学生,虽然我来去匆匆,不及深入教导,但这几人都是极有天分之人,我将他们都召来,定能顶一时之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