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曹操问询,那谋士微微一笑,行了一礼说道:“在下姓陈陈,名宫,字公台,兖州东郡人士,见过曹将军。”
曹操微微点头道:“公台办事严谨,果然有大才啊。”
那刘岱在一旁笑着说道:“公台乃是我良助,有他相助,这兖州方能安定繁华,可谓是居功甚伟啊。”
刘辩在一旁听得三人谈话,却脸色复杂,对于陈宫这个人,刘辩还是有些了解,他野心不小,也很有能力,后来本来想借助吕布成就大事,最终事败,却固执不愿归降,终于死在曹操手中。以此推论,这陈宫也不算两面三刀之人,只是此人有些认死理,一旦做了决定,很难更改,属于心智坚韧之人。
那曹操却并不知道刘辩的想法,他进城之时就注意到了刘岱身后的陈宫,后来看他诸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并无差错,说话也有条有理,不卑不亢,心里颇是欣赏,也起了结交知心。当然,此时曹操也并没有产生挖刘岱墙角的打算,他的目的也只是出于对才能出众者的一种喜爱之心。
众人又闲谈一番,那陈宫也出去吩咐安排了几次,不久那宴席已经备好,刘岱也叫来了歌姬舞女助兴。毌丘霸、夏侯惇、裴元绍、蔡琰等人与刘辩都坐在偏席上,那菜肴丰盛,美酒醉人,刘辩一方都吃得很尽兴。
趁着酒劲,那刘岱笑着说道:“孟德,你这次来,不只是来看望看望我吧?”
曹操笑了一笑,说道:“不知刘刺史觉得现在兖州是否安宁?”
刘岱一愣,沉思了一下,说道:“兖州目前还算安宁得很,百姓安居,外无兵扰,一切安心的很啊。”
曹操微微一笑,看着那陪坐的陈宫,认真问道:“不知公台对此有何看法?”
那陈宫看了看曹操,又望了那刘岱一眼,“呵呵”一声,说道:“在下与刺史大人看法一般无二,兖州安心得很。”说罢,陈宫沉吟一番,接着道:“我看曹将军似乎对此也有些见解,不知可否尽述高见,陈宫也参考学习一番?”
曹操深深看了陈宫一眼,摇了摇头道:“高见说不上,只是一些浅薄看法,今日借着酒意,曹操斗胆直言,如有不妥,还请二位勿怪。”
说着,曹操将杯中之酒饮尽,缓缓说道:“如今兖州东面的青州黄巾军依旧肆虐,暂时似乎并不能平定,虽然青州也在尽力围剿,但依我看来,那些黄巾余孽似乎有西迁之意,若是真有此意,难免会影响到兖州啊。”
说到此处,曹操看了看眉头微皱的刘岱、陈宫二人,笑了笑说道:“而董卓军在西面雄踞司州,虎视眈眈,时刻都想吞下这作为关东联军屯兵之处的兖州以及临近的豫州,以免再次遇到联军进犯的危机;袁绍在北面兵屯冀州,对于一直想拓展势力的他来说,兖州也是一个可以图谋的地方。”
而此时,刘岱、陈宫二人的脸色渐渐沉重,相视一眼,目光闪烁。曹操见到二人表情,面色沉重的长叹一口气,继而轻松笑了笑,说道:“不过也许只是曹操危言耸听,实际上也可能并没有这么严重。何况这兖州在刘刺史治理之下,兵强马壮,百姓富庶,想来他们倒也不敢进犯。来!两位再饮一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