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笑了一笑,说道:“主公的看法,我也知道,若是那桥瑁与曹操达成协议,两方联盟就成了三方联盟了,而那桥瑁与主公积怨甚深,不可调和,最终会造成他们比较胶着的局面,对我们很不利。”
刘岱点了点头,说道:“桥瑁此人,乃是我肉中之刺,不除他,我心有不安。现在既然需要两选其一,我看还是让他们选择陈留比较好。”
陈宫连连点头道:“这样依靠陈留、颍川,就把我们与那董卓完全分隔开,曹操就成了我们的盾牌了。而东郡若是我们收回,那袁绍基于豫州、兖州同盟,也不会随便打主意,我们可以腾出手发展,比之以前,安全许多。”
刘岱微微点头,说道:“那就定下,我们对东郡平定,他们稳固陈留!”
刘岱两人回到厅内,双方经过一番舌战,最终曹操无奈答应了稳固陈留的方案。而接下来,曹操以弥补损失为由,获得了陈留的控制权和赋税、征粮权,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是刘岱把陈留送给了曹操。
不过对于这一点,刘岱、陈宫也没有异议,在他们看来,现在陈留有与没有差不多,他们根本没有精力顾及那里,现在主要的是先拿回相对稳定、繁华的东郡,只与陈留,只能等以后这边妥当之后,再作计划了。
一切谈定,那刘岱倒是很高兴,刘辩一方更不用说,白得了一个陈留,虽然还要去收复,却是难得的一个机会可以正正当当的去占个地方。虽然不免要直面董卓势力,却与原来变化不大,反正颍川已经是这个局面了,多个陈留,没有大的差别。
晚上又是一场大宴,宾主尽欢。宴席之后,刘辩与那曹操又碰了一个头,了解兖州情况,看看是不是有合适的人能拉入弘汉党。
那曹操沉吟了片刻,才说道:“本来那桥瑁,若是我们选择了东郡,倒是可以一试,现在看来却不妥了,日后刘岱少不了与桥瑁一番血战,我们不可能完全中立,不出兵也会要立场明确。”
刘辩点了点头,说道:“看来这次我却是白来了。”
曹操眯了眯眼,说道:“主公,以我看来,还有一人可以发展一番。”
刘辩看了看曹操,问道:“孟德请说。”
曹操点了点头,说道:“济北相鲍信!”
刘辩一愣,说道:“济北相鲍信?此人我觉得倒是确实不错,上次与他同席,听他说话确实是一个忠心大汉之人,似乎与你关系也很密切吧?”
曹操点了点头,说道:“鲍信与我甚是投缘,我对他了解很深,他确实是一个有心报国的忠良,而且他办事稳妥,性格直率刚毅,是个难得的人才。”
刘辩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就去会一会鲍信!”
曹操点了点头,说道:“主公如果欲往济北去,曹操却不能同行,否则可能引起刘岱猜忌,毕竟鲍信名义上乃是刘岱手下之人,我与他私交过多,不免会让刘岱有所怀疑。而且这边联盟之事还未落妥,我需要与刘岱再作磋商。”
刘辩笑了一笑,.uknsh.c说道:“孟德不用担心,我只需带着蔡琰去即可,你留在此地与刘岱周旋谈判。”
曹操想了一想,说道:“主公再带夏侯惇、毌丘霸、裴元绍与那三十名护卫同去为妥,我在山阳应该不会有危险,主公却不能以身犯险啊。”
刘辩摇了摇头道:“我把人全部带走,那刘岱也会起疑,这样吧,我带裴元绍、毌丘霸,外加十个护卫即可,想来就在兖州境内,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况且以我的体力,一般武将山匪,还不放在眼里。你这边谈妥马上带夏侯惇回豫州即可,我完事也直接回去。”
曹操想了一想,只好点了点头,说道:“那主公一路小心,遇到危险切记保身为上!”
第二日,刘辩没有知会刘岱,带着蔡琰、毌丘霸、裴元绍和十个兵士悄悄离开山阳郡上了路,径自向东前往济北国而去。
一路之上,倒也平静,几日间,就已经到达了济北国。
那济北相鲍信初见刘辩,倒是诧异了半天,认出之后却也欣喜了一番。当日在酸枣与那袁绍冲突之事,两人皆是感叹不已,也算是共过患难的朋友,故而鲍信也是热情万分。两人畅谈良久,那鲍信对刘辩的谈吐风度也钦佩不已,只恨没有早日相聚。
刘辩慢慢将话题引到天下局势之上,说出对刘氏江山的担忧,那鲍信更是叹惋愤慨,激动不已。刘辩见到鲍信的神情,心下颇为满意,看来发展弘汉党党员之事大有可为,把握甚大。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