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继续开拨。
此处只适合伏击骑兵,山谷虽然狭长但也只有数百米。
里面能容纳的人数,对于三千的步卒方阵而言,不过是小小的一部分。
就算伏击了这千人,后面还有千百人。
所以陈浩第二次伏击的地点选择了大盂镇上方的石岭关。
此处为忻州与太原的分界。
只不过这时候,石岭关只是一个摆设。
如果说防守和设伏,这里才是最好的地方。
之前之所以选择曲阳镇,最大的原因就是骑兵速度太快。
他们都根本来不及就位。
天不亮,郑姜就已经出发侦察了。
陈浩将伏击地点设在石岭关也是考虑到双方的行军速度。
如果不出意外,以乌桓步卒的速度现在应该抵达忻州。而且乌桓人贪婪,陈浩猜测,他们抵达忻州后必然会劫掠周边县城。
这倒苦了那些没有逃难的百姓。
原本躲在老家,不愿离去,却接二连三遭受兵祸。
半日之后,郑姜传来消息。
乌桓人还停留在忻州。
他们在原平县,定襄县等地大肆抢劫。
这些小地方反而留了不少钱和人。
郑姜的消息平平淡淡,但陈浩听了却握紧了拳头。
这些乌桓人如此可恶,一点生计不给百姓留,这是要将并州太原以北绝户啊。
虽然他们这么做,降低了行军速度,但是陈浩宁可他们快点过来,然后决一死战!
“他们的辎重都在后方,只有少数人看顾。”
郑姜武艺高强,加上身法了得,乘着夜色稍微凑近了点。
“只不过我一人难以尽数破坏,而且我也怕打草惊蛇。”
陈浩听到这个消息略微思考了一番,拿出地图。
“此处名为官帽山。”
他指了指石岭关旁的那一片山。
“夫人你看官帽山这里有条山沟,可以藏匿士族。你带着从钱等百余骑手就藏匿于此。待到敌军通过豆罗镇,你便率兵过去将他们得粮草劫了!能够夺下最好,如果带不走,就一把火全烧了。”
“我们则在石岭关拖住他们!”
“不用几日,敌军自溃!”
陈浩叫来从钱,让他跟着郑姜行事。
所有人带好火折子,随时准备将粮草烧了。
骑兵轰隆隆得出阵了。
剩下得就看他们的了。
吃下乌桓骑兵后,陈浩的心情就放松了很多。
最危急的关头其实已经过去了。
乌桓人最强的当然是他们的骑兵。
这次不但俘虏了五百人,还缴获了五百匹马。
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陈浩之所以选择据关而守也是看准了乌桓人不擅长攻城。
他做的只是拖延时间,给郑姜创造机会。
而且他还有后手。
大军抵达石岭关后,便开始紧急抢修这座破损失修的关隘。
就连陈浩和徐晃也加入了施工的行列。
石岭关虽然没有其他知名大关那般雄奇壮丽,但也是易守难攻。
占据先机的陈浩自然不会错失任何一个优势。
他要做的就是将优势不断扩大。
借着前几天击败乌桓骑兵的胜利,以及徐晃一番精彩的“演出”,太行军现在的士气可以说到达了一份高峰。
必胜的信念早就种下。
他们相信陈浩!
经过一天的抢修后,石岭关已经恢复得七七八八了。
陈浩让军士们早些休息。
明日还有大战要打。
陈浩一个人登上了石岭关眺望远方。
不一会,徐晃也走了上来。
“主公!”
陈浩嗯了一声。
“公明来了。”
“主公是在担忧明天的战事么?”
徐晃问道。
陈浩呵笑了一下。
“区区乌桓步卒,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土鸡瓦狗,公明且看,三日之内,必破此贼。”
“主公神机妙算,每每快人一步。这次乌桓突袭。我军仓促之间也能设下诸多埋伏,占据先机,全是主公的功劳。”
徐晃是真心服的。
原本他以为太行军是郑姜为主。
这几日才知道,其实太行军的大小事务都是由陈浩做主。
郑姜只负责两件事,练兵,杀敌!
她是太行斧隐军的主将,却不是太行军的主帅。
“取巧罢了。”
陈浩风轻云淡的说道。
“丁原担任刺史,麾下猛将云集,吕布,张杨,张辽等人何等武力,为何止不住白波贼和黑山贼作乱?”
徐晃想要回答,但却答不上来。
丁原部队大多都在河内。
河内多繁华,士族众多,远离边陲。
大名鼎鼎的司马懿就是河内的。
“因为他的心思根本没在并州上。”
陈浩自答道。
徐晃点了点头。
“你问我看什么?”
陈浩你指了指远方。
“你看那边。你知道那里是哪么?”
“忻州?”
“再远一点。”
“雁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