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英,知道我为什么信任你吗?”
“不知。”
“你幼至今皆于此!”指眼道。
“知道了,可是情报说:敌拥三万。恐?”
“喔,未渡河。何惧”
果不出其然,就在驿道中见两县信使。押至黄前,理出弹劾之理。“来人,把前往本县的道路封死,每各道路设置5个哨卡,一卡十人,一道5卡。”
“安营扎寨,不许渡河决战。令军,分三阵。前阵由盾于前挡,加横戈凿兼拒;中阵有重弩夹数弓于穿;后阵备重器意击。另紧命匠造加横戈。”
“将军加横戈是什么?”
“就是把戈的横端加长,尖处亦为凿(前可捅)横处锐挡皆若斩。”
“今日起,但凡发现河对面有人开船来,速速成阵。”
“对面是何许人,借河于我死耗,待我军另找他处之时,夺回定邦。如此机智,真乃人中麒麟。金树望传我命令,整军改顿,把原来部落分,改为团分,设有30团,团长必须是我们原反齐联盟的人。”此时,大汗又从部落中挑选10万众奔赴前线。你以为哈克木表情很好吗?不!他是差点没有被气死。本来粮食供应就很少,30万人再加上10万,40万人,渡河又渡不了,死耗恐怕40万人都会饿死……
“大人,城外有人叫嚣,说你篡位登权。说要讨你。另外城下的兵马也有个3000有余。”
“只要这件事没有传到朝廷上面,都当没事——谁敢领兵出战?但凡能胜,良田数十亩、伎数十人等。谁能出战?”
“若公不弃,我愿出战。”
“壮士是?”
“隐龙居士一门生——邢友仁,曾献杀公保邵之策于邵燕。”
“前事不提,你那叫忠。只不过是跟错的人——那就赶快御敌?”
“好!”
数时后……“为何还未出兵?”
“大人多虑了,你应该问问城下小鬼为何不强攻?”
“为何?”
“欲晚袭我城,只是微微骚扰便让我们把所有精力劳尽。现在两边的精力都差不多一样,晚上攻城倒是很难。所以说这是消耗,打消耗我们也一定会死,只不过这北边不只有我们两位,还有一个位救我们——哈克木。现在联军又增加10万人,粮草恐怕供应很难,只有渡河掠夺。我们正面是韩将军守着,肯定不敢强渡,可是反观两县呢?河边无一人看守,城内残兵弱将。我想肯定会进攻。岂不是围魏救赵。”
“这,果然是隐龙居士的学生,就是这么聪明。可是我们被围了那么韩将军的粮草怎么供应?”
“这……恐无解。”
“什么黄公被围?岂有此理,待我救黄公。”
“我金某不明白,区区一个人,便让你如此相救。岂不是?”
“哈哈,昔日黄公救我,今便达恩。另外不是缺粮草吗?就这两个县,出兵快完了,待在城里面的也没几个。现在与黄严形成围魏救赵之势,攻下此城岂不易,难道城里没有几石粮?”
“明白了,明面上只为了报恩,实则抢粮。黄严有托住两县的主力。这次行动不费多少兵卒。”
“叫你的一团跟我上,我走后,你们一定要嘱咐魏斯(大汗的弟弟)无论对面说什么,也不要渡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