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陛下,小子以为,虽为君臣,却也应该多走动走动,多多亲近才是,这不,小子就来看陛下您啦。”李玄霸见后头跟着的随从较远,立即嬉皮笑脸没了正形。
“你这小子,当我这皇宫内院是菜市口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哟。”杨广没好气的笑道,心里却直叹李玄霸虽忠心耿耿,可惜小孩就是小孩,年岁实在太幼,无法委以重任,这不,现在哪有个做臣子的模样。
不过转念一想,小也有小的好处,可慢慢培养成自己所需的人才,于是又张口问到:“你师从何人?”
李玄霸一愣,心说我到是应该有个师傅,只是那厮不知道怎得就是不出现,不过你突然问我这个干什么?于是答道:“未曾师从何人,小子乃是自学。”
“自学?”这会轮到杨广发愣了,毕竟一段时间下来也是知道这李玄霸能识字念诗的,这要是找个好师傅那还了得,心中思量,做下了决定:“既如此,杨妃虽然年幼,却也嚷嚷着要学四书五经,朕便替你二人找个好老师,日后你与杨妃作伴一起学习。”
“啊……?”李玄霸傻了,哥是来讨要梁山的,怎么好端端变成学习了,跟杨妃一起?貌似有点压力,那家伙还说我丑来着。
“怎么?不乐意?”杨广见李玄霸吃惊的模样,疑惑说到。
“没,乐意乐意,能与公主一齐学习,微臣惶恐之极,故而一时吃惊。”李玄霸无奈,弱弱答应。
“嗯……”杨广点点头,说到:“上回下旨迁都时朕曾说过欲扩修运河,如今群臣看法各一,你有何看法。”
“不知陛下为何修建运河?”李玄霸想了想还是首先问到。
“北方突厥、高句丽等国野心不小,与朕大隋之间必有一战,然北方粮少,虽有南方调粮,却速度极慢,若是战线吃紧而无粮,势必气势大降,如此岂不节节败退?”杨广屡了屡思路说到。
“朕欲大修运河,一来缩减两地之间距离,以增运粮速度;二来增强各地通商,使我大隋富裕;所以朕迁都东京,其中心位置,不难看出朕的用意。”
“不过若是大修运河,势必造成北方数国惊慌,突阙民风彪悍,朕于几年前抗击突厥入侵时深有体会,故而冒然开战实属不智之举,对其只能以示亲情谋求后动。”
“高句丽反复小国,兴兵则称臣,退兵则抢掠,实在烦人,若不举兵攻之,其必不会真心称臣,然西有吐谷浑,朕若兴兵北上,其必趁虚而入,若想保我大隋平安,只能交好突厥,而后先西征吐谷浑,确保后方无忧,再征高句丽,之后便只剩突厥一国,届时即可再无其他忧虑兴兵。”
“所以说大修运河,势在必行,东京洛阳,南可下江都,北可上涿州,西可往大兴,以地利以控天下。兵贵神速,治理天下亦是如此,运河一成,西征吐谷浑,北拒突厥,这一切将不会是空谈。”
杨广侃侃而谈,气势十足,炙热的目光望像远处,脸色无比向往。
“哎……”李玄霸心中微叹,这真的是那个传说中昏庸无道的暴君么。
“陛下可曾想过修建运河需多少民夫,如此苦力只怕民间会怨声载道,届时百姓造反又该如何?”为知为何,李玄霸还是想提醒一下杨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