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发生的事不少,先是杨广显示出了不为人知的一面,这让李玄霸一定程度上有些纠结,不得不承认杨广是很有魄力的,不管怎样他确实也是个敢于担当的帝王,最起码换做别的皇帝,就没几个敢这么干,毕竟大多都怕江山不稳社稷不牢,最终毁在自己手上。
可事实上自己的李家日后是确确实实要反他的,而且还成功做了皇帝,最终将杨广一系列暴行之下所建设出来的好处收归于囊中。
而杨妃也不知道为何突然来了几句莫名其妙要嫁自己的话,其中原因怎么想也想不透,他不知道原来历史上李世民娶了杨妃后是怎么看待和杨广之间关系的,但是李玄霸自问自己如果真娶了杨妃,说不好立场会变得不是那么的坚定。
李玄霸虽然爱耍耍小心思却不是个爱动脑的人,所以这些复杂的问题干脆抛开不去想开,越想只会越困扰,越烦闷,最后用一句“船到桥头自然直”来安抚自己,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到时候再说。
不过李玄霸才刚刚安稳下情绪不久,就有人来触眉头,使得本就有些烦闷的心理更加不爽,不爱动脑不代表没有腹黑的潜质,可怜的苏威就这么撞在当口上了。
其实苏威也没那么多想法,充其量只不过是一时气不过想挽回些脸面罢了,再者这李玄霸虽然是唐国公的儿子但也没到得罪不起的地步,何况对方现在还是个小孩,于是乎小视心理作祟,没什么具体调查和准备就冒冒然参了他一本,若是换做弹劾他人,还不至于这么不谨慎。
“启禀陛下,李玄霸身为殿内御史,即便对宫廷守卫有意见,也应与监门将军一同商议后报予陛下定夺,而其却直接教导管理,此风绝不可长,老臣参李玄霸多事夺权之罪,还望陛下定夺,治其罪以儆效尤。”苏威举着笏板低着头说到。
杨广的表情很精彩,心说你不知道当时朕也在还亲自做出指示啊,若是你不知道到也还好,可若是你知道还参李玄霸算个什么意思,朕贵为九五之尊不该好好保护不成?怎么?难道你意思是想朕早死啊?
李玄霸一听乐了,敢情是这事啊,你这不是找倒霉不是,稍微一想也知道这货肯定在宫门处受了刁难丢了面子,事后知道是我出的主意故而参上一本找回点颜面。可是难道他不知道杨广都已经亲自开口了么?不应该吧。
李玄霸哪里能够想到自己是被人小瞧了,压根没放心上才没多做打听,若是知晓了指不定会是个怎样的表情。
扭头再看看其他大臣,皆是恍然大悟之后面色都不怎么好看,再想想今日早朝时人人都被检查,这会知道了罪魁祸首,心里肯定也是赞同苏威参上他一本的。
“微臣附议……”紧接着几个大臣出了声,一看便知是苏威一系人马。苏威在朝为官数十年,不少人都得仰仗他的鼻息,出现这种情况到也不意外。
这事处理起来其实简单,只要杨广说此事早已知情,当时就在场并且还亲口下的指令,再摆出一副不知者无罪的态度不追究其胡乱弹劾的责任,这事自然也就过去了,只不过几人依旧会心中不快而已,不过显然李玄霸没打算就这么了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