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虽小,却也要开膛、去鳞,杨佐虽不是很在行,花点时间却也能弄好。然后刷锅生火,好在这两天杨佐都是自己做饭,这样的活也熟悉了。等锅热了,倒点豆油,然后撒点花椒、生姜,再把小鱼放进去小炒一下,加点料酒、葱花,小炒一会后,加水烧开,再小火慢煮,直等到鱼肉和鱼骨分离,汤厚发白就好了,出锅后再加点香菜,配上热好的饼,那叫一个爽啊。
一顿饭,杨佐足足喝下去三大碗再加两张大饼。
吃饱喝足后,杨佐也没有闲着,下午又去了池塘,跟着杨兵一起开始捣弄两人商量好修建的那个小码头。池塘的形状很不规范,但是大致形状就像个被咬了一口苹果,而小码头就修建在这个“缺口处”。说是码头,其实没有多复杂,就是砌个水泥台子,再弄个小木桥伸到池塘里面去就好了,就是像杨佐和杨兵这样不是很懂得人半天也就搞定了。
看着修葺好的池塘,杨佐和杨兵还是有点小小的满足感的,不说别的,这么大的水塘,周围树木青草焕然,远处有青山白云,这风景就让人心旷神怡,以后养了鱼,闲来无事钓钓鱼,在池塘边的草地上搞个野餐啥的也绝对是一大乐事啊。
晚上回到老宅,杨佐如往常般的简单的做了点饭,洗个澡,就躺在床上进入了空间。
空间有了点小的变化,小桃树苗已经快两米高了,枝繁叶茂,杨佐想着什么时候给它修建一下,不过这剪枝他也不会,只有暂时任它疯长。还有就是多出来的大坑,还有坑里面的那条小草鱼。仅仅半天过去,小草鱼早就不是原来那奄奄一息的样子,欢快的在书里游来游去。也不知道是不是杨佐看差了,他总是感觉这条小草鱼比丢进来的时候大了一点。还有就是那口石井也跟以前不一样的,样子上是没有变,就是井里的水位上升了,以前每次打水总要把辘轳上的绳子放完才能打到水,现在却能留出来三四米,杨佐想着这化外空间就是不一样,人家的井水水位时越用越底,这石井的水位确实越用越高了,不过杨佐也没有多在意。
又是一夜无梦,第二天一早杨佐就和杨兵一起去了镇上。
池塘修好了,就差鱼苗了,这租池塘的钱是杨兵家拿的,修葺池塘的材料也是杨兵家的,这鱼苗和饲料的钱肯定不能要杨佐来出了,要不也不叫合伙养鱼了,所以杨佐他们今天来主要取钱。
杨佐现在的全部身家也就卡里的一万四千块钱,加上口袋的百十块,可以说是穷的叮当响,好在在家里也花不到什么钱。把钱全部取出来,然后给了杨兵一万二,自己留了三千。买鱼苗和饲料都是杨兵联系的,所以杨佐干脆把钱给他让他自己去捣弄。
小镇不大,也就一个十字街,十几分钟就能转个一整圈,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饭店、银行、超市什么的都有,就是小点,但是价格实惠,因为这十里八村小消费水平就那样,你整贵了也没人去买你东西。
钱交到杨兵手里,杨佐省了心,杨兵也放心了,要不这吃吃不买鱼苗,他爹又要问他那一万多块钱的去向了。
之后杨佐又去了趟电信局,老宅还没有网线,杨佐每天干完活回来也挺无聊的,再说还有个破电脑,要是没网线,那电脑也浪费了,网费倒是不贵,八兆一年也就一千多块钱,填表交钱,等到下午人家就会派人过去装网线,简单方便。
之后杨佐又去五金店买了剪枝专用的剪刀、锯子等日常搭理银杏树用的东西,这些东西必须要买的,日后都要用。最后杨佐又去种子店买了些菜种子,一场大雨刚下完,地里够湿度,正好趁着这个时候把菜种上,要不他那十亩良田中那片专门留出来种菜的地也浪费了。小白菜、丝瓜、黄瓜、辣椒、芹菜,也就这几样菜,杨佐也没敢多买,因为他以前没种过,要是种多了,自己侍弄不过来也就白弄了。这些菜种子又花了几十块,这样一来,杨佐就剩下一千块钱了,真是一朝回到解放前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