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帝似乎也说够了这些客气话,此时他的脸色更加的难看了,脸上甚至都流出了汗水,看起来甚是狼狈。
看了一眼殿下的大臣,泰昌帝开口道:“朕的皇儿年龄还很小,朕实在是放心不下,现在朕的身体这个样子,一旦有了什么意外,朕怕对不起列祖列宗啊!”说道这里,泰昌帝的慈爱的看了一眼太子,久久不语。
可是听到泰昌帝话的众大臣,此时却是激动无比,尤其是那些身为地位足够的人。他们经历过很多事情,一旦皇帝这样说话,那就说明皇帝的身体真的不行了。还有一点更重要的,那就是辅政大臣。
众所周知,每一位帝王在死之前,都会安排自己的身后事,避免国家出现大的动荡。而那些继承人年幼的,就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任命辅政大臣。这样的辅政大臣,虽然很多最后都被清算了,可是却在历史上流下了不朽的名声。距离他们最近的,就是内阁首辅张居正。虽然很多人都说张居正贪权误国,可是很多人却都想成为张居正那样的人物,无论是为了权力或者为了舒展胸中的报复。
张居正在世的时候,那是如何的风光,可以用权倾朝野来形容了,这是每个文臣的梦想。可是如果皇帝英明,那些没有被清算的大臣,无一不是封侯拜相,富贵无比。
要知道,在大明朝有一群人是最让人羡慕嫉妒恨的,那就是那些受封的国公爷和勋贵。当年追随朱棣靖难的大臣,无一不是富贵无比,虽然很多都没有了实权职务,可是他们却没有人敢小瞧。只要不是谋反的罪名,这些人就不会被下狱。
虽然每个文臣提起这些勋贵的时候,都是一副不屑与之为伍的表情,可是很少有人能够拿到这样的富贵。
此时所有的大臣都激动了,所有人都满含希望的看着泰昌帝,此时的泰昌帝在他们的眼中,就是一片前程。
看着下面的大臣都看着自己,泰昌帝轻轻的摸了摸手下的龙头,这个位置是那么的让人迷恋,自己真的没坐够。可是上天不给自己这个机会,自己命不久矣了,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缓缓的道:“朕的皇儿年纪还小,一旦朕有不测,朕的皇儿实在是放心不下。”
看了一眼殿下的大臣,泰昌帝继续道:“所以朕想找一个人辅佐朕的儿子,不知道众位爱卿有什么看法?”
所有的大臣立刻就是知道了话皇帝的想法,真的和自己猜想的一样,首辅方从哲的身体都在不断的颤抖。原本已经准备致仕回家的他,此时却不愿了,如果能够成为辅政大臣,自己一定能够彪炳史册。
听了泰昌帝的话,所有的大臣都跪了下来,口中齐声高呼:“吾皇英明。”
等到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泰昌帝满意的点了点头,激动的说道:“李选侍是朕最宠爱的女人,虽然没有儿子,却给朕生了一个女儿。朕想将她封为贵妃,将天子交给她,有众位爱卿的辅佐,想来应该没什么问题。”
泰昌帝的话刚出口,下面的大臣顿时愣住了,集体呆住,首辅大臣方从哲更是猛地摇晃了几下,差一点就摔倒了。给了一个大大的希望,却又瞬间将希望击破,这实在是有些残忍。
此时我站在大殿之上,看着下面大臣的表情,心中一阵冷笑,你们想的太简单了。历史上明朝最不靠谱的三位皇帝,就是万历、泰昌和天启,也是这三代断送了大明的江上。
泰昌帝此时很奇怪,怎么刚刚还那么激动的大臣们,此时却变得鸦雀无声了呢?
此时所有的大臣都明白了,无论是那看似关怀的家常话,还是刚刚的询问,不够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李选侍。皇上为了这个女人还真是费尽心机,只是这些大臣都明白这意味这什么,皇帝幼小,身边有一个女人。
如果这个女人是皇帝的亲生母亲,这些大臣们都不能放心,但是那是他们都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就算此时不答应,以后新皇帝登基了,也是会加封自己的母亲为太后,这是谁也拦不住的事情。那个时候这些大臣都要时时刻刻防着太后专权,历史上的吕后,后来的慈禧,以及中国的第一人女皇帝武则天,哪一个上来不是杀了一大批文官。
在这些文人看到女子主政,这样的事情是万万不能答应的。泰昌帝的这个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更何况泰昌帝刚刚覆灭了他们的希望,这些大臣怎么可能会让皇帝顺心如意。
见下面又一次冷场了,泰昌帝顿时有些生气了,顿时大喊道:“你们这些人究竟是什么意思?同不同意表一个态!”说完便猛烈的咳嗽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