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面前的人群,张嫣的心里微微有些吃惊,她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多的人。此时他所在的地方乃是祥符县的巡抚衙门,此时的祥符县就是后世的开封,以前的朝代单独设有开封府,可是到了明朝却没有了。开封府直接并入了河南,并且改名为祥符县。
自从知道自己要参加选后之后,已经过去了七天了,这七天的时间,张嫣已经参加过一次选拔了。只是那一次是各县到府的选拔,这次要参加的是整个河南省的选拔。
此时站在巡抚衙门的门口,张嫣的心里可谓是百分陈杂,心绪十分的纷乱。看着巡抚衙门门口停着的马车和站着的仆从,张嫣知道这些人应该都是选后来的。
就在全国都在忙着给我选妃的时候,我却在做另一件事情,也许是听了青萍的话对我有些许触动,也许是小雅的英灵在天保佑着我,我决定为这个残破的帝国做些什么。
既然决定要做些什么,那我首先想到就是人才,这个时代实在是人才太少了。虽然我不知道大多数文臣武将的才能和忠诚,但是大部分的历史名人我是知道的。要做事情,除了人才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钱。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钱才是万能的,穿越才不是万能的呢!
想到这里我对身后的陈洪吩咐道:“去将王安找来。”对于我有多少钱的问题,只能问身为大内总管的王安。
看着站在我面前的王安,我淡淡的问道:“朕的内库之中还有多少银子?”
听到我的问题王安明显的一愣,对于这个问题他还真知道,以前泰昌帝登基的时候就曾命令他查点过内库的银子。看来眼前的这位皇帝也是要花钱,此时大明的国库是没钱了,每年的军费,赈灾,各种各样的花费,让国库每年都是赤字。王安的心里明白皇帝也不容易,不由答道:“回陛下,内库还有白银三千七百万两,黄金一百万斤。”
听到这个数字,我顿时喷出去一口茶,这个数字还真是吓人,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多。
其实我并不知道,这个数字已经很少了,乾隆三十六年,一年的国库收入就是三千七百万两,那只是一年。这可是万历皇帝一生的积蓄,要知道此时明朝的岁入不过八百万两。明朝此时的贸易和资本要比清朝强很多,可是每年的岁入却差这么多,唯一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不交税。如果不是这位万历皇帝,此时的内库还未必有这些银子,这都是那位万历爷攒下的。
自从张居正改革以来,明朝的府库日渐充盈,随着人亡政息,却也留下了一笔银子。万历后来进行了三大征,战争打了十几年,耗费无数,将国库里的银子消耗一空。可是这位万历爷的内库却没有,这位皇帝在为四十八年,单是南方的矿税,每年都为这位皇帝的内库增加了五十万两白银,一万多两黄金。虽然只增收了十年,就被迫停止了。只是这一件事情,就能看出这位皇帝有多么的贪婪。
和贪婪相对的就是小气,这位皇帝是有名的铁公鸡,想要从他的内库里面拿出银子,那是难比登天。曾经有一次云南的土司叛乱,国库里实在是没有银子,这位皇帝也只不过从内库里拿出了十万两银子。户部拿出了十万两,云南地方凑出了十万两,这位皇帝的小气可见一般。
很多皇帝都曾经想要贾正赋税,可是反对之声甚嚣尘上,什么不可于民争利,什么藏富于民啊!其实明朝的官员大多都是士人出声,他们是什么?他们就是天下最大的地主老财,每一位朝廷大员在家乡不是良田千顷,买卖无数。
经过两百余年的发展,大明朝的绅士无数,且大多都是说一套做一套,满嘴的仁义道德,私底下全都是男盗女娼,平时也是作恶多端,鱼肉乡里。可以说,明朝除了亡于外部压力,大部分还是这些人过错。
这些人不但偷税漏税,而且因为势力庞大也就更加的肆无忌惮,几乎是什么都做,如果不将这些人弄掉,大明朝就没什么希望。话又说回来,这些人都是朝中的大臣,或者前朝的大臣,门生故吏遍天下,想动他们那也是在自己的身上挖肉。此时这些人就像毒品一样,大明帝国则是吸毒的人,一天离不开,却又知道这样下去,早晚是个死。
将脑海中这些纷乱的思绪压了下来,我也只能在心里想想,对于这些人我现在也没什么办法。我的心里很清楚,大明朝的官太多了。此时的大明朝实行的是中央、省、府、县四级的制度,还有各种各样的道,衙门之多,冗员之重,都是历代所罕见的。
如果想到澄清吏治,那么第一步就是一强力手腕打掉这些官僚集团,第二步就是改革吏治,裁汰冗员。要进行这,两件事情,都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兵权。
此时的大明的军队就不用说了,除了很少部分的能战,其他的大多都已经糜烂了。明朝采取的府兵制,虽然设想是很好的,可是这些府兵到了此时却大多都不能战了。又因为贪官横行,军中的军饷很少能发到军士的手中,则出现了大批的逃兵。这样的现象在秦地十分的严重,也就是后来为什么李子成造反的时候,能够迅速的拉起队伍,因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以前的军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