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皎洁,清风徐徐,紫禁城内异常的宁静安详,乾清宫内此时却是灯火通明。年轻的天启皇帝还没有睡去,而是在看着刚刚递上来的奏折,这让一边的青萍看的心疼不已。
“陛下,这些都是参奏首辅方从哲的奏折,都是一个意思,不要在看了,早些休息不吧!”轻轻的抚摸着天启皇帝的头发,青萍小声的道。
轻轻的拉住青萍的手,将他的手放在嘴边,我轻笑着道:“朕也不想,可是这个世界没有白捡的便宜,这个渔翁没那么简单,这次能够捡个便宜,是因为那人距离京城太遥远。也是因为他对我不了解,大意了,以后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陛下,这天下可是大得很啊!哪有不烦心的事情啊!将心放宽一些。”青萍当然知道天启皇帝说的是什么,或许有一点听不明白,可是女人有的时候还是糊涂一点的好。
接下来的几天,北京城很是平静,普通百姓的日子似乎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依旧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是在京城的官场上,却是每个人都很是谨小慎微,每逢出门也都是行色匆匆。所有的官员下班之后,也都不在去走亲访友,青楼楚馆也看不到这些人的身影。
或许唯一意识到京城气氛不同,就是那些八大胡同的老鸨了,甚至有的胆小的青楼都已经关门了。对于这些人来说,还是小心一点的好,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时间如水,时间一晃就来到了一月初九,天启皇帝再一次上早朝了。
随着礼仪的结束,朝堂上再一次陷入了安静之中,所有的官员都是那么站着,没有人说话。
“陛下,臣有本奏。”在安静了一阵时候,内阁首辅方从哲第一个站了出来,施了一礼之后,大声的道。
“方爱卿,有什么话,经管说。”看了一眼方从哲,我微微笑着笑,这个老人还是没有忍住,或许他只有这样才能全身而退吧!并不是他的能力不可以,也许这就是游戏规则,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游戏规则。
“陛下,臣以老迈了,老眼昏花,实在不堪大用,最近腿脚又不好了。希望陛下能够体会老臣的艰辛,准臣告老回乡,也算全了君臣之义。”方从哲说着缓缓的跪了下去,以头触地。
看着老头子的模样,我的心里顿时有些不好受,自己是不是做的太过份了,怎么能将老人家逼到这个份上?可是又想了想自己的对手和自己的计划,却又不得不将心硬起来。
轻轻的抬起龙袍,缓步的走下龙椅来到了方从哲的身边,伸出手将方从哲扶了起来,我淡淡的道:“爱卿乃三朝老臣,朕十分不舍的割舍,既然爱卿去意已决,朕也就不说什么了。只是爱卿此次离去,朕也不会为你保留一个大学士的职位,什么时候身体好了,再回来。”
“吾皇盛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人再一次跪了下去,有的是真心,有的是演戏,有的则是随大流,不一而足。
“这次是朕对不住你,以后朕会补偿你。”我用力的拍了拍方从哲的肩膀,小声的在他的耳边道。
“陛下,臣能得陛下这句话,此生无憾了,老臣在家乡看着陛下中兴大明。”方从哲此时身子不住的颤抖,双眼隐隐有泪光闪现。
我缓步的走回龙书案,大声的道:“方爱卿一生为国,披肝沥胆,历侍三朝,朕记得你的功勋,天下人记得你的功勋。朕特旨加封太保,衣锦还乡。”
“臣,谢主隆恩。”此时方从哲的心里在也没有了那种失落,而是隐隐的兴奋。
这一天,整个朝堂之上没有人在说别的事情,很快也就散朝了。所有的人心里都不是很平静,东林党人的心情很负杂,那种成功之后的喜悦却并没有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反而显得有些沉重。
而更多的大臣则是称赞天启皇帝的仁德,你做过的事皇帝心里都记得,只要有功,皇帝就不会亏待你的。就这样,天启皇帝似乎拜托了原本那个懦弱太子的形象,而是一个正真的皇帝,真正的天子了。
三天后的早晨,京城的西郊。
此时宽阔的街道上,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无数的官员随从,无数的士子乡绅全部聚集到了这里。这些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内阁大学时方从哲送行,这位虽然致仕却依然圣眷不衰的老大人。
站在这群人最前面的是一个老太监,在这里没人敢小看这个太监,哪怕是那些所谓的清流言官,这位乃是天启皇帝身边的陈洪陈公公。让人不敢小瞧的是,这位公公乃是代表天启皇帝来的。
“方太保,咱家乃是奉了陛下的命令来送送你,那边车上的东西,乃是陛下送给你的。”陈洪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架马车,笑着道:“陛下曾交代过咱家,让我带陛下敬方太保一杯酒,并且送方太保一句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