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观来看,杨家府苑在附近这片区域中并不出众,甚至可以说是最普通的那一批次。
红色的围墙点缀着些许藤类,墙角下仍然有一些杂草没被清理。
深红色的大门看起来有些年头,颜色略微暗淡,而且有些地方还露出了门本来的颜色。
大门最值得注意的就是门上的那两个铜环,因为经常被人摸得缘故,铜环的抓手处显得格外圆润,抓手下方的门也凹进去了一些。
杨家大门上的牌匾也平平无奇,没有精美的装饰,也没有武道强者烙上精神烙印。
从外面看整个府苑,只有一点较为不同。杨家府苑大门的门槛比较高,而且门槛各个部分的颜色、样子都保持着一致,看情况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跨过这个门槛,走进杨家府苑内部。
在杨宏韵的带领下,李承政和李儒跨过了门槛,走进了杨家府苑内部,里面整体给人的感觉与外观看起来略有不同。
如果说外面的杨家府苑只是一个普通大户人家的院子,那里面的种种都足以说明杨家悠久的传承。
内部的各项建筑、各种装饰都极为朴素,不说与李承政曾住的皇宫相比,就算与一些商人世家的府宅相比,在奢华程度方面也是远远不如,但是看起来极有年代感。
随着杨宏韵继续前行,李承政发现杨家府苑里的花花草草比较多,而且大多数都是他曾经在皇宫里见到过得花草品种。
这些花草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既不好看,也不是一些灵草。
皇宫里种这个主要只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这些花草在唐国不常见,极其稀少,所以价格相对贵一些。第二个原因是这些花草在唐国不好生长,需要花费极大地心血、耗费极长的时间来慢慢养着。
走了一会,杨宏韵站在了一个房屋面前,对着李承政和李儒说:“殿下,以及后面的这位兄台,已经到了宴会厅,家父在里面略摆酒菜为二位接风洗尘”。
客套一番,杨宏韵带着李承政和李儒走进了宴会厅。宴会厅里最中间的是一张大型的圆桌,但只有三个人坐着。
圆桌的上方坐着一位与杨宏韵有七分相似的中老年人。他的左右分别空着两个座位,应该是为李承政和杨宏韵预备的。桌子的下方还坐了两个人,一个看起来比杨宏韵大不了多少,另一位则看起来比较年轻,应该只有二三十岁的样子。
看到李承政和李儒进来,坐在主位的男子首先站起来,桌子下方的两位也跟着站起来。
主位男子面露笑意,对着李承政说,“十三殿下能光临寒舍,真是让寒舍蓬荜生辉啊,哈哈”。
“舅舅您这是哪里的话,是外甥得先向您赔罪,来了锦萧城几天才来看您”。看到舅舅杨玉清,李承政也很高兴,他只见过杨玉清几次,还都是比较小的时候见的。
“殿下客气了,请坐请坐,还有后面的那位小兄弟,一起坐下就好”。杨玉清招招手示意李承政。
李承政刚刚落座,杨玉清就开始主动介绍桌上的其他三人,“殿下,你可能不太熟悉今天剩下的三位,就让我来为你介绍一下”。
杨玉清先是指了指坐在他身边的杨宏韵,说“殿下,这是你的表哥杨宏韵,刚才我这还有些事,所以让宏韵出去接了你们进来,你们之间应该有些印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