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实在太累了,要不今天的课改在明天再上吧!我可还是个孩子啊!”迪迪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用乞求的眼神望向张益知。
对于老师这个称呼,迪迪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除了中国,其他国家很少用老师来称呼。
对于男老师,一般称先生,对于女性老师,一般叫小姐或夫人。
可张益知不同意,他非得让迪迪用老师来称呼他,不然就不上课。
最终在索菲娅的介入下,迪迪还是屈服了,开始还叫得不顺口,后来慢慢就熟练了,甚至现在觉得不叫张益知老师反而不适应。
也许有人会问,不就一个称呼吗,有必要那么较真吗?
更何况你还在外国,不会入乡随俗吗?
其实,在张益知心里,老师可不仅仅是一个称呼,它还是一种使命,更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文明的简短缩影。
老师,自古以来,在华夏大地上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符号,他有着更深层次的寓意。
在古代,老师是维系汉家天下伦理纲常的重要一环,天地君亲师,这一基本纲常,牢固的将华夏文明和那片土地牢牢捆绑在一起。
即便在其他文明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时候,依然熠熠生辉,成为仅存于世的古文明。
学习中文,不能仅仅简单学会说中国话,认中国字,更重要的是要去理解和领悟文字背后那源远流长的文化,那如星辰一般璀璨闪耀的文化。
别看张益知看来很开放很时髦,可在他的骨子里,依然充斥着汉家的魂。
“不行,你自己说说,你这个借口已经用了多少次了?”对于迪迪的请求,张益知丝毫不为所动,他指着旁边那一叠资料正声说道:
“你看看,这都是你欠的课程和作业,过两天你于叔叔就要来了,你说怎么办?”
对于于少东,迪迪是又恨又爱,于少东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这让他很是难受,恨不得这个人从来没有出现过。
不过,这也只是偶尔想想,尤其是在学习中文的时候。
于少东对家里的帮助,他是看在眼里的,对于这,他心里充满着感谢。
更为可贵的是,于少东对他的关怀完全是真心实意的,根本就是把他当自己亲生儿子一样对待。
只要一到里约,于少东就会花大量的时间陪迪迪,陪他去玩,陪他去训练,陪他去比赛------
这让从小失去父爱的迪迪,在于少东身上找到了那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让他很是依恋。
听闻于少东又要来了,迪迪非常高兴,他兴奋的问道:“于叔叔要来了吗?他什么时候到?”
“具体什么时候到,我可不知道,不过要是他看见的课程和作业欠下这么多,我想到时候也许你就没这么兴奋了。”
张益知的话就像一盆冷水浇在了迪迪的头上,瞬时让他冷静了下来,片刻之后,他嘟着小嘴,抱怨道:
“可中文实在太难了,这些字我看着都长得一样,怎么学嘛?老师,你告诉我,我学中文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非得让我学中文?”
迪迪这样的牢骚不止发过一次了,每次张益知都讲了一大堆中文的重要性,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解释完全理解不了,甚至说也不想理解。
今天,张益知想换一种方法试试,沉思片刻,他注视着迪迪,认真的说道:
“迪迪,我知道你在足球上很有天赋,也许将来某一天,你会去到欧洲,在那里开始你的职业生涯。所以你觉得没有必要学中文,对吗?”
看着张益知那一双仿佛能够穿透灵魂的眼睛,将自己的借口和伪装戳破,迪迪感觉到浑身有些不自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