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舒奥与刘备在樊城渡口渡过汉江,然后在卫士的护卫下沿济水骑马缓缓而行,北上新野。
刘备抱怨说自己这一次来的不值。
“将军,您的志向是什么呢?”杜舒奥反问刘备。
“汉室倾颓,主上蒙难,奸臣窃命。备虽然德略浅薄,但是身为汉室之后,自担匡扶天子,中兴汉室。”
“将军既然有这样的志向,那么为什么要对孔明先生这样的大才抱怨呢?因为他没有说您所需要的天下之谋吗?
昔日商君事秦,四见孝公,提出帝道、王道、霸道、强国之道四种君主之策。霸道得到秦孝公的赞许,强国之道成为秦国强盛的根基。
如今孔明先生之才不下商君,将军之势远弱孝公。怎么能因为一次交谈就轻易的下结论呢。
将军想要中兴汉室,就要聚集天下人才。所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汇聚人才就要如周公吐脯待发,届时自然天下归心。”
“受教了。”
从诸葛亮家出来的时间有点晚,杜舒奥又不怎么会骑马,刘备就迁就着一行人慢慢的顺着河边前行,后来甚至下马步行。从隆中到新野,六十多公里,看似有点远,但是策马奔驰的话入夜前是可以赶回新野的。但是有杜舒奥这个累赘在夜深了一行人才走到朝阳县南固林乡住在一个黄姓人家借宿。
这家的主人是荆州军中一个中级军官,家里面在朝阳县也是个有些影响的地主。主人通常不在家,只有近五十岁妻子许氏和、不到十岁的独子黄叙和两个仆人在家。知道是刘备要到自己家借宿自然不敢拒绝。
黄叙,杜舒奥只是觉得自己也许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个名字,但是夜已深,他困顿之下也就没有多想,直接睡了。
第二天一早醒来的时候,刘备已经醒了,留下一些财物作为报酬后他先行赶回新野,还有许多政务要等着他处理另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回去。杜舒奥就带着几个卫士跑步回流民营地。
那个叫黄叙的小子,身体有些弱,却很有精神,像是大病了一场身体刚好一样,不知道为什么居然一直跟着杜舒奥后面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