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钧一消失,洪荒各类大神纷纷返回自己的道场,回去商讨众仙之首这件事该如何应对。这时通天心情相当不错,如愿成为了道祖的弟子,身价又涨了。东王公这件事可以说对通天他们这些道祖的弟子毫无影响,难道还会东王公找他们麻烦不成。
于是通天一脸笑意的来到女娲面前:“女娲师妹有没有空来我昆仑山一聚?共同探讨一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啊,通天师兄你所说的人生关,价值观是啥意思?”女娲道。
通天暗想我咋忘了,这是地球现代的专业术语,女娲哪能听懂。通天赶忙假装咳嗽了几声道:“我是想问师妹能否共同探讨一下大道或洪荒大势。”
这时老子走了过来对女娲说道:“师妹,你和伏羲道友一起来昆仑山一聚吧,顺便论道一番,增强一下同门之情。”女娲见状只好道:“善。”伏羲看妹已答应就与其一起去了昆仑山。
话说三清与伏羲一行人来到昆仑山,开始了对这次紫霄宫讲道的感悟。老子身为三清之首,便尤其先讲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接着原始开讲:“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物以之生,五行以之成。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天地玄宗,宇宙本根,包罗天地,养育群生。众生各司其职,身份低者,贱也,身份高者,贵也”
通天也讲了其自身感悟:“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无论何时何地应给予众生一线生机。”这可以看出原始与通天的观点差距很大,这也是后世三清分家的缘由。
伏羲女娲也各自讲了自己的看法,论道后老子和原始各自回去闭关消化紫霄宫所讲和此次论道的收获,伏羲也找了一地去闭关了。本来女娲和伏羲一起,但被通天叫走一起探讨人生。只见通天正在给女娲讲愚公移山的故事,通天道:“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岁了。他每次出门,都因被这两座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你们说好吗!’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愚公却道说: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
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从此,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当通天讲完时时,女娲问道:“上帝是谁,我咋没听说过洪荒有此大能者,对了你说的神是咋回事,还有那个人族是咋回事,我咋不记得洪荒有此种族,愚公这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让小妹感到敬佩啊!师兄快告诉我,那种族在哪,我要去拜访。”
通天只能干笑道:“师妹,我也是以前在历练时随意碰到,现在也不是很清楚人族的具体位置。”
女娲见通天仿佛有难言之口,于是便说道:“哦,算了,下次师兄记起再带我去。”话一落,就感到不对劲,脸色一红,这是不是我在约他呢?
通天松了一口气,暗道幸亏师妹没有继续追问,要知道现在人族还没出世,而且女娲可是人族圣母,人族本就是女娲创造的。通天感到尴尬,就没注意女娲脸色。没过多久二人各自回去了。
女娲回到伏羲身旁,盘膝坐下,伏羲看到女娲脸色一红,便问道:“出了啥事吗?通天道友和你说了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