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干就要干大事。
这是世上大部分人的想法,他们看不上小事,他们认为自己的才能干小事,实在是浪费才华。可他们却忘记了,许多人没有法子没有机会干大事。许多干大事的人,都是先从干小事做起!只有你在小事上展现出本事,别人才会相信你可能敢大事。
这个道理许多人都懂,但没有几个人愿意这样做。
毕竟一步登天比脚踏实地要来得愉快得多。
陈牧对干大事没有什么执念,他愿意做一些小事。
昔日江湖上行走的时候,他愿意追捕费时费力的采花大盗江洋大盗,他愿意救寻常的百姓,他也愿意铲除一个地方的祸害败类,尽管做了这些事情也极有可能没有人知道,这些都是小事。但陈牧却绝不会因为这些是小事,而拒绝去做。
他不但做,而且做的很开心,很愉快。
前世的陈牧,生活的太平安乐,却几乎没有法子影响改变别人的命运,反而在别人的护佑之下平平安安活着。
如今有了本事有了机会,可以改写别人的命运,所以何乐不为呢?
陈牧感觉充实,感觉愉快。
他愿意做这些小事。
来到京城,见到雷损以后。
陈牧知道他只能好高骛远了——他已没有法子做小事。
做小事,必然引来雷损等人的失望,一旦失望,那么就失去了话语权,失去了话语权,那么就没有法子改写京师武林的局势。
所以,陈牧要做大事。
大事有很多种。
如铲除有桥集团,如联合发梦而二党加入金风细雨楼,如联系天机组的龙头张三爸,如铲除迷天盟,如对付傅宗书,铲除蔡京。这些都是大事。
无论那件事做成,陈牧都可以乘此机会名动天下。
陈牧也想做成这些事情,他内心甚至强烈渴望做成这些事情。
其实陈牧内心最渴望做的事是——刺杀赵佶。
不可否认赵佶在文艺方面的成就,没有几个人比得上,可更不可否认赵佶的确是祸国殃民的人,这样的人纵然死上百次也不够。
陈牧有着这世上最朴素的观念,赵佶祸国殃民,所以该死。他绝不会因为赵佶是皇帝,而会对赵佶这个人多有宽恕!也绝不因为赵佶在书法文学等方面的才能,而对他有所可怜!
在他心目中,该死就该死。
可陈牧却也不得不为大局考虑。
现在赵佶不能死,他现在也不能刺杀赵佶,所以她强忍住了这个冲动。
但是,陈牧还是必须做大事。
那么要做什么大事呢?
陈牧离开六分半堂的时候,已有了主意。
四大名捕名震天下,可许多人都已忘记,昔年天下还出现过四大名捕,他们的威风事迹比起如今的四大名捕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如今在江湖,在朝堂,在武林,在士林,在佛门的身份地位更是出类拔萃,令人望尘莫及。
他们这四大名捕被人提起的时候,已被尊称给老四大名捕。
他们是——懒残大师叶哀禅、天一居士许笑一、六五神侯诸葛正我、‘大魔神’元十三限。
这四人出道就名动天下,作出诸多惊动天下的事情,而他们本事也有改写天下命运的机会。可因为种种事情,特别这种种事情之中所牵扯到的情之一字,令他们最终分道扬镳,或对立对峙,或销声匿迹,或逍遥于江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