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亲娘家门前流过的那条小河,叫增芙河。她是芙夷江的一条支流,芙夷江流入洞庭湖后注入了長江。正因为是芙夷江的一条支流,所以就叫增芙河,有些人又称之为增福河,因为此河流经了增福村,我外公就是增福村,与马甲山村毗邻。
住在增芙河两岸的百姓最牵动人心的大事,无非是捞药鱼。每年的春末夏初,当地刚刚栽完早稻,收起了农忙。这时河水还没有大涨,河里的鱼儿开始活跃,下籽的下籽,泡沙的泡沙,真是桃花流水桂鱼肥。
这时,有操心的前来凑茶枯,也就是打茶油剩下的茶饼。增芙河这一带两岸山头到处是茶山,每年出产茶子千千万。随便一家人一年茶油打几十、上百斤。当地人家到了冬天,常常烧茶枯烤火取暖。
茶枯有两大功效,第一是去污渍,当地女孩常常将茶枯碾碎,用开水泡了,用来洗衣洗头发。第二,泡好的茶枯水可药鱼,有时塘里水深,捞鱼不方便,他们经常将泡好的茶枯水倒入塘里,不到一个时辰,塘里鱼全部将翻白,这时,你随便去捡就是了。
前面提到的操心人来凑茶枯就是用来药鱼的。多少随意,欢喜的话你多给几饼,不想给你一饼也不要给。反正每年集合起来的茶枯,足可以将增芙河洗劫一次。
茶枯凑齐了,放到村田的大坝口子上。先将茶枯用锤子砸碎,然后用十口八口大禾叶锅将水烧开,水开了,把砸碎的茶枯倒进开水中泡。泡好之后,连枯带水直接倒入增福河中。前来捞鱼的老百姓扛着鱼网背着鱼篓沿着河岸一直往水流方向走。倘发现河里有鱼翻了白,便马上下到河里去将鱼捞上来。
在我们大队里,头一天晚上就有干部发了锣,广播也播了通知,说第二天增福河捞药鱼。我们学校每年捞药鱼会放两天假,所以我吃了早饭就和家里人往马甲山那边赶。
在河边上,我们碰见亲爷带着两个妹妹也过来了,我马上过去叫亲爷,亲爷伸出右手,抚摸着我的头说:“五良,长高了!”我父亲过去同亲爷一边敬烟一边寒喧。这时两个妹妹走过来,一人拉着我的一只手问我:
“哥,你们学校也放假?”
“放假,年年都放!”我回答说。
于是唐兰跟着我往河边走,她背着一个花篾篓,手里提着一个小鱼网,鱼网边框是竹片缠的。小妹妹唐菊本来也想同我们一起的,但被亲爷叫住了,他只好跟着亲爷一路同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