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高二开始没多久,我终于跟自己一直心仪女生李晓秋有了接触。
那是在初秋某个午后,下午第一节课前,阳光正好,懒洋洋斜射进来,落在书桌上。大家说着话。我无意中听到,李晓秋跟同桌说,她老咯,都二十一啦,原本静静听着,忽然灵机一动,也不知谁给我勇气,肯定不是梁静茹,大概是化学上那种自信,一改往日自卑,很自然地写了张纸条扔过去:
“你不会真的二十一啦吧?”
纸条扔过去我就有些后悔,还有些紧张,毕竟我们不熟这样问太冒昧了吧。
“是啊,不过那是我户口本上的年纪,实际才20呢!”
我看到她回过来纸条,很开心,还放松了些紧张,继续写道:
“怪不得你那么成熟呢。以前我还以为你‘早熟’呢,嘿嘿。”
我回答得很笨拙,也很不礼貌。
“呵呵干嘛对我年龄这么感兴趣啊?”
我想了想,踌躇再三,还是半开玩笑写道:
“我要说我喜欢你,你信不?嘿嘿嘿……”
“不许开这种玩笑,我会生气的哦。”她说。
就这样,我们俩慢慢有了接触,后来又发生了“天助我也”事,班里调位,李晓秋由原来很远,很远,远到似乎遥不可及的前排,调到了我斜后方。这样我只要转身就能跟她说话,很方便了。当然我们俩说的最多的还是学习。我的成绩从班里中下游窜到班里前几名,而李晓秋却恰恰相反,从入学第一名一路下跌,从前五名跌到前十名,从前十名跌到前二十,现在她已经在中游了,跌势还不止。她也还没有放弃,始终努力着。所以调位后,她经常找我解题。李晓秋让我给她讲题时,并不忸怩,将试卷推在我面前。
“哎,你没事儿吧?帮我讲讲这道题呗?”
这是刚开始,她比较客气。我拿过试卷一瞧,是道并不太难数学题,然后慢慢给她讲起来。这些题目我常常要讲两三遍,她才能明白,甚至有时还不懂。从高一时起,她就是老班数学科代表,可她数学就如总成绩,一路下滑,现在她数学已差得一塌糊涂,差得令人吃惊和惋惜。明明不是特别难题目,为什么她就是不理解呢,这点我很不能理解。后来我渐渐有些想通了,或许她还是不能适应高中学习模式,不能适应高中学习思维,总抱着以前学习思路,怎么能行于是,我就侧重地跟她讲高中数学思路,比如分类讨论,每种情形分开去研究、求解,最后再综合分析……
我们俩越来越熟悉。她跟我更是省去生分的客套。
“哎,你看看这题为何这样做啊,尤其这一步,我很不明白。”李晓秋在后面拽我衣角。
于是我放下手中笔,去看她递过来那道题目,然后耐心跟她讲解。每天晚自习后,我都还要学习二十多分钟到半小时时间。从调位后,李晓秋见我“加班”,她也留下来学习。我们俩常常,最后关灯,锁门,然后一块回宿舍。男女宿舍挨着很近。我们各自怀里抱着书,以便回去再学会,一路上,慢慢地走,说着话。
“我现在真的上够了,越学越不会,什么都不会……”她说。
“你再学学看嘛,我感觉你还是没有适应高中学习模式,等你适应了,成绩大概很快就能提上去。”我安慰她。
“我现在都怀疑是不是自己脑子太笨啦?”
“怎么可能,毕竟你入学成绩可是我们班第一名,很有实力,只是没发挥出来。现在加把劲儿,努力适应下,我看好你哦。”
“那倒也是,我再坚持一段时间看吧,说到努力,其实,我也不比从前啦。你不知道我以前有多用功。”她跟我说。
李晓秋跟我说起她以前事情。她入学时考了四百八十多分,其实,那还是考少了,平时都能考五百多的,本来打算报考一中,可担心发挥不好考不上,稳妥起见才报了实验中学,果然中考没发挥好,才考了四百八十多,还没能进重点班。她说,在初中时特别努力学习,其实,开始也不喜欢学习,曾在初二就辍学出去打工了,可到社会上才发现,原来世事是那样艰难,干什么都需要学历,所以干了两年后,就又回到学校了。这也是她比我们大的原因。从那她就奋发学习,本来离家不远,可以走读,为了节省下时间学习,便住校,晚上学习学到一两点,甚至更晚,早晨时,五点多天不亮就进教室……
我听了她徐徐讲述,暗暗吐舌,原来四百八十多分,还是她没发挥好结果,可见她初中平时成绩是有多么好了,以前我与她差距是多么大。当初入学时我只看到了她考了四百八十多分,是我们班第一名,却从未想过,她的成绩是这样来的呀。想想她以前用功程度,简直让我咋舌,别说当初就连现在,我也赶不上她那份努力啊。若时光可以倒流,是不是我也能狠下心来,如她那般努力,成绩会不会也能达到那个水平?我禁不住摇头怀疑。现在我才知道,李晓秋是个狠人,是个狠角色。
我脑海中勾勒出李晓秋曾经努力学习模样,蓦然跟脑海中另个人形象相吻合。李晓秋那份拼搏多像当初发小张超啊。于是我心里又忽然隐隐升起一股不好预感。当初张奋发刻苦,以较好成绩考上了高中,后来没能再继续辉煌,最后不得不出去打工……
“以后,我做你好朋友好不好啊?”有天晚上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