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淡淡的人影慢慢显化而出,一个紫衣老者盘坐在云床之上,头发梳一个发髻,用一根木簪固定着,双手拢在袖子里。手臂上靠着一个拂尘,一派仙风道骨。众人看向老者,虽然近在咫尺,却好像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从此以后座位便按这样,不要变动了。吾乃鸿钧,得盘古大神所遗留的造化玉牒碎片,已参悟出了三千大道,每一条都可以证道成圣,下面开始讲道。”
说罢鸿钧便开始讲他那鸿钧大道了。
“天地初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是为道.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众人在全部沉入玄妙之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荣观,燕处则超若。若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或吹,或强或挫,或培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太,去奢。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潇,?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随着鸿钧阐述着大道,半空之中飘起了花瓣,地面上涌现出无数的金莲,金莲开放然后凋零,再又开放。紫宵宫上空时而如莲花盛开,刹那芳华,时而又如冰川大陆,萧瑟无比。无上道法从鸿钧口出吐出,如口涎莲花,芬芳无比,瞬间传遍洪荒角落。
光阴似箭,期间,这一讲就讲了一千年。
鸿钧之道,大道无形,大道至简。虽然初听来简单,实际上却及其深奥。
其中所蕴含着大道之理。因为各人的资质不同,所以领悟的东西也不一样。
三清因为是盘古元神所化,有开天功德,听懂了大半。
女娲伏羲是先天魔神,也听懂了大半,分别领悟造化和演算之法。
接引和准提的根脚也是很好,居然也领悟了四五成之多。
红云和镇元子都只听懂了两三层左右。帝俊和太一还有后土也听懂了三层多,
其他人或多或少的都听懂了一点。张百忍更是厉害,为先天魔神,又加开天功德,根据鸿钧所传斩三尸法,却是善尸已经成型,带鸿钧讲完这次道,便能斩尸。瑶姬虽然跟较好,但是化形太晚,只听得一层,但是在这期间却慢慢在长大。
“一千年已过,此次讲道到此为止,尔等且回去好生领悟,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道来”
“老师,敢问道何在?何为?”老子福缘深厚,但也不能全懂,立马就发问。
“道在本心,亦在天地间。万物皆道,道亦是万物。”
“成道之路几何?”这次却是女娲在问。
“大道三千,条条可成道。”
“那我可不可以多选几条?那样比只选一条是不是厉害多了?”准提口水横流地说道。旁边众人一看,满头黑线,一阵汗颜,皆想:此人端的不是人子。就连旁边的接引的眼角也不禁抖了抖。面色由本来的疾苦之色,转换成绝望之色。
“还有何问题?”鸿钧直接无视了准提的无耻。
“老师,敢问如何成圣?”通天问的比较直接。大伙都把耳朵竖立起来,生怕错漏了一个字。
“总的来说有三个办法:第一,以力证道;修行到法力高深境界,用自身实力打破天道的束缚便可成圣,非**力者不可。第二,斩尸成圣,万物都有善恶两面,斩却善恶执念,再斩去自身的执念,便了明白天道,贴近天道,自然就可成圣,非大毅力者不可。第三,功德成圣;对天地作出巨大贡献的天道会降下功德,功德巨大,铺天盖地时,便可成圣,非大机缘者不可。”
“我巫族之人不修元神,终不能得道,敢问道祖,可有良策?”后土也听懂了几分,知道没有元神,不能感应天道终不能证道,于是也连忙问道。
“你所想我已知晓,日后自有缘法,且退了吧。”鸿钧也不再看众人,身形渐渐消失。
众人低头叩首后,都离开,准备回自己的洞府去消化这千年所得。三清没有离去,女娲和伏羲因为张百忍要还灵宝亦没有回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