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手风琴的演奏随处可见,就好像美国乡村的吉他手一样普及。手风琴是一件附有键盘的自由簧风琴族乐器。弹奏手风琴时,中央部份需要左右伸缩,以引入气流颤动琴内的簧片发声。现代手风琴有键盘式手风琴(钢琴式手风琴)和键钮式手风琴(钮扣式手风琴、巴扬手风琴)两种,两种手风琴各有特色,钢琴式手风琴比较容易上手,常作为学习钢琴的基础,可以演奏各种古典或现代音乐,巴扬手风琴音域广,由于键钮小,手移动速度快,可以演奏许多高速度高难度乐曲。
德国人对室内乐团与室内乐有着特别的偏爱。弦乐器重奏不仅深得观众的喜爱,而且它作为家庭演奏乐器也深受欢迎。除了专业的小乐队外,爱好音乐的德国人还自发地组织了几百万个家庭小乐队,每当下班后或公休日,人们宁可关掉电视,与亲朋好友欢聚在一起吹拉弹唱,自娱自乐。音乐已成为人们抒发共同情感的一种很好的社交方式。在德国现代化的都市中,人们常能看到一些民间艺术家在街头表演。他们手拉古老的风琴,自编自演,自弹自唱,给喧闹的都市增添了一种清新、古朴的色彩。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在德国,对音乐的爱好可谓是全民性的。年轻人听音乐的兴趣始终胜于看电视。在德国这个音乐的故乡,如果谁不懂得音乐的基本知识,不会欣赏或者不会演奏乐器,则会被人认为是文化修养上的一大缺憾。
合唱一直是德国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有着众多的爱好者。比起19世纪典型的男声合唱团来,如今人们更喜欢混声合唱团。在德国不论是儿童合唱团,还是成人合唱团都是由其爱好者组成的。
在德国,人们不仅喜欢听音乐,也想自己搞点音乐,或希望在此方面得到深造。为了满足人们对音乐的喜欢,也为了培养后起之秀,德国有众多的业余乐团、音乐学校和一系列的音乐竞赛活动。目前,德国有一千多座公立音乐学校,四万多个合唱团。全国性的青年演奏会是最著名的音乐竞赛活动。此外还有波恩的。德国音乐赛等。在德国还有各种定期举行的带有讲座性质的音乐活动,如多瑙厄申根音乐周、达姆施塔特的国际新音乐假日班、汉诺威的新音乐周及维滕的新室内音乐之周等。这一系列群众性的音乐活动、音乐比赛和它所提供的奖金,不仅满足了人们对音乐的需求,也有助于促进现代音乐的发展和新一代音乐人才的培养。
闲暇的时候,Jngennen夫妇会来个手风琴二重奏,有朋友来访就大家一起组个临时室内乐团。Kelen渐渐也喜欢上了这件笨重的乐器,他一开始跟着Jngennen夫人弹,只能模仿一些简单的节奏片段。比如“杜鹃圆舞曲”,只有三分钟长度,节奏明朗,识别度高,在很多无声电影里面作为配乐,德国好多街头艺人都会演奏,也是Jngennen夫妇开室内音乐会的开场曲。
还有一首曲子,kelen记忆深刻,并且最先顺了下来。那就是皮亚佐拉的圣母颂(TntiAnniPri)又名(Ave
Mri),曲子长度7分多钟,作于1984年,是皮亚佐拉为意大利电影《亨利四世》EnrIV所作的一段著名配乐。这是一个充满意识流和悲剧色彩的片子,导演贝洛乔以倒叙开始故事:这是“亨利四世”26岁那一年的故事。他在追逐心上人的时候从马上摔下来头部受伤,此后他整个人都变得疯狂了,不可理喻。他把自己当成了“亨利四世”,那不过是他为自己在舞会上选定的角色而已,可是他却从此生活在这个皇帝的时代。他的朋友们把他关进一座城堡,作为这个领地的国君,身边有忠实于他的侍从。而今,一辆载着他心上人及她的情人的汽车开进城堡,他们是来医治他的疯狂妄想症的,让他重新获得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感觉。疯狂本来是毫无道理的,意味着头脑中构筑的任何东西都不合逻辑,像羽毛飘荡似的逻辑在疯子的头脑里变幻莫测,所有的人都不屑于疯子的逻辑,生活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一切都显得可笑、滑稽。然而,他却紧紧抓住他以为是真实的不放,那是他心中无法排解的痛楚——他的心上人和自己的情敌在一起。灾难降临到他的世界,他的生活为之而改变。终于,白昼来到了。没有人在开玩笑,只要一句话就可以压垮整个生活。他使他的侍从相信,他清醒地斩断了20年来羁绊他的束缚,用他自己的方式——结果了他的情敌。他要走出这个城堡,那些要医治他的正常人才真的使他发疯,他要尽情地嘲讽和戏弄他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