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船上的特殊乘客在德国的寒冬里来到温暖的洛杉矶,kelen暂时忘却了繁重的考试和论文,干脆飞往加勒比海在海滩上度过剩下的假期。加勒比海地区由于海区纬度低和暖流影响,海水表层水温高,常达27~28℃,冬夏季变化幅度小,介于25.6~28.9℃。高温利于浅滩和火山岛基座上繁殖珊瑚虫,因而海区分布着众多的珊瑚礁和珊瑚岛。加勒比海尤其是南美大陆西北部沿海受离岸风影响形成上升流,把海中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适宜浮游生物和鱼类繁育,成为拉丁美洲重要渔场,盛产金枪鱼、海龟、沙丁鱼、龙虾等。海区南部是石油产地。
加勒比地区植被一般为热带植物。环绕潟湖和海湾有浓密的红树林,沿海地带有椰树林,各岛普遍生长仙人掌和雨林。珍禽异兽种类繁多。明媚的阳光及旅游区,已使该地区成为世界主要的冬季度假胜地。那天傍晚,车准时离开旅馆,前往罗德岱堡港口准备登船。没过多久,一艘超大的游轮就映入了眼帘。这艘游轮就是要坐的豪华游轮,这艘船有9层高,2、3层是停放汽车的,4至6层是酒店客房,7、8层是免税商场和餐厅、娱乐设施,上下楼有电梯,客房有洗手间和洗澡间。4点左右一行人登上游轮,进入各自的船舱,kelen轮到了单独一个双人间。放好行李,然后待到开船的时间爬上顶层甲板去看这艘巨型游轮的起航。这次预定的是11层的阳台仓。游轮舱房一般分为四种:VIP套房.阳台舱.海景舱.内舱房
,个人比较喜欢阳台舱,各家各自带一个阳台,可以坐在自家的阳台上欣赏大海,听海浪声。内舱房是最经济的一种房间,没有窗户,个人感觉通风不好。海景舱是有窗户但没有阳台的房间。VIP套间就是豪华套房啦,是这个船上最奢侈的房子。舱房通道,很安静很干净很温馨下午3点钟,所有人员都要到4层船甲板进行救生演习,随着7声长笛音,所有客人穿上救生衣来到事先规定的区域,听从船员的指挥,井然有序的逃到安全地带。这是所有游轮必有得项目下午5点钟,船离岸。大家早早跑到顶层船甲板参加起航仪式。Kelen也事先占据了有利地形,准备起航。当地面向海港建有很多低密度海景别墅,草坪上的富翁老爷爷老奶奶们在向他们招手说"Bye-bye"。他们整天就是在大海边草地上晒着太阳看着一艘艘大油轮来来往往,不停的招手一会说"HELLO,hell";一会又说”bye-bye“,这是多么幸福的晚年啊!游轮上每晚都有不同表演,必须提前预约,否则一票难求。套房都配有电视,全日转播几套节目,发一些公告,做一些游轮介绍,还有一项功能是预约,游轮上的岸上行程.演出等都可以在这里预约,由于游轮很大,每一项节目都要预约的,否则排不上队的今晚预约的是“水上芭蕾秀”,位于船尾的露天剧院。这里是花样游泳节目,水上芭蕾,杂技节目,专业高台跳水的表演场地,偶尔晚上还会放映露天电影。早餐之后先来到7楼船尾,这里除了有露天剧场,还有攀岩墙。在船上的一些空地建有公园,里面种植各种绿色植物。初登船,的确很震撼,根本想象不到自己是在船上;陆地上的商店、咖啡店、酒吧和餐厅,一古脑的被搬倒船上,怪不得大家说---海洋绿洲号就是一个移动的城市。
天黑时间尚早,他对着两岸的风光猛拍一阵!游轮缓缓驶着,移步换景,路过很多无名小岛,海上不时驶过一些小船,生平第一次乘上这么大的游轮,自然感觉十分的新鲜。由于天气好,两岸风景看得非常清晰,拍得不亦乐乎!自从上了船,没有停顿过走动的脚步:拍风光、看两岸,观人文,站在甲板上目送着夜空下慢慢远去,驶出海湾进入了浩瀚的加勒比海。
晚餐是在游轮享用豪华自助西餐,分六点和八点两批吃。来到餐厅,kelen看到白黄黑各色人等排着队托着盘子绕着餐台缓缓取食,坐在预定好的座位上,看着餐台摆满了各色各样的鱼、虾、肉、蛋、蛋糕、奶制品、饮料、五颜六色的蔬菜和水果色拉,生的熟的,凉的热的。菜式较丰富红酒、啤酒、果汁任意喝,倒了一杯葡萄酒,只谨慎地挑了点蔬菜、一片三纹鱼、和一块糕饼尝了尝。生鱼片被腌制成各种口味还是吃不习惯,糕饼的味道不错。
16层的帆船自助餐厅是我们经常光顾的餐厅。乐队在餐厅门前表演,欢迎客人的到来,这里几乎全天候开放,随时饿了随时来吃,各种沙拉,浓汤,三文治,汉堡包,精心炮制的各种肉类与火热的主菜,饭后再来点甜点有些游客比较贪吃,一次次端的满满的食物,他们特别喜欢吃三纹鱼,但酒喝的不多,也是葡萄酒。饭后,有的逛咖啡座,有的上甲板看夜景去了。免税的东西确实比陆地上便宜很多,但是由于都是太过高档的商品,所以价格还是太离谱了。晚上游轮上有夜总会表演节目,迪厅里有唱ktv,电影院有放映电影。有电子游戏室。看见赌场里面非常热闹,但这种项目并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走出赌场看见几个欧洲孩子在玩老虎机,硬币连续进去都没有出来,kelen看了一会觉得没兴趣,然后去休息室里坐。看见里面空位子不多了,kelen和一个黑人对坐着,她的旁边坐着一个黄种人女孩,亚麻色的头发,文静婉约。Kelen想起了德彪西根据一首名为《苏格兰之歌》的诗谱写了一首叫《亚麻色头发的少女》(The
GirlWiththeFlxenHir)的抒情歌曲:
是谁坐在盛开的苜蓿花丛中,
自清晨起就在放声歌唱?
那是一位有着亚麻色头发的姑娘,
她的樱桃般的嘴唇美妙无双.
在夏日明亮的阳光下,
云雀的歌声在回荡,
爱情在她的心中发芽滋长.
Kelen看着楚楚动人的女孩,心里默默哼唱着这个曲子,感觉凄婉而又动人。但是,女孩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心事重重的,让人无从接近。过了一会,女孩可能察觉到kelen的眼光,就先走了,Kelen大约坐了一个小时,对于对面的黑人女孩是在看不下去了,就回船舱休息了,估计会有不少人会在船上玩通宵的。半夜,朦胧中kelen隔壁响起了吉他伴唱的女声:
亚麻色的长发
裹在温柔的风中
少女怀中拥著白色的花束
有如羽毛轻盈步下山丘
去到温柔的他身边
明亮的歌声是因为正在恋爱的关系
亚麻色的长发
裹在温柔的风里
少女怀中拥著白色的花束
有如羽毛轻盈步下山丘
去到温柔的他身边
明亮的歌声是因为正在恋爱的关系
蔷薇色的笑容蓝热的天空
幸福的两人相偎相依
亚麻色的长发
裹在温柔的风里
少女有如羽毛轻盈步下山丘
去到他身边
蔷薇色的笑容蓝色的天空
幸福的两人相偎相依
亚麻色的长发
裹在温柔的风里
少女有如羽毛轻盈步下山丘
亚麻色的长发
裹在温柔的风里
少女有如羽毛轻盈步下山丘
去到他身边
去到他身边
歌声通过舱壁传过来,虽然不是很真切,但节奏还是可以分辨的。Kelen很喜欢这个曲子,跟着听了几次就迷上了这首清新脱俗的歌,可惜不知道歌词。他按耐不住好奇,走出房间,在走道里更清楚的听了一次,演唱者用的好像是日语。日韩两国本来就近在咫尺,在2002年还要举办日韩世界杯,所以两国交往密切,kelen虽然能分辨出来是日语,但是却听不懂。犹豫了一下,还是敲了敲门。里面歌声停了,一个女声弱弱的问道:
“是谁,有什么事吗?”听得出,对方戒备心很强。
“哦,我是住在隔壁的旅客,我听到这边在唱歌”对方误会是嫌歌声太吵,马上出来道歉“对不起,打扰到您了,我不会再这样做了,请您放心的休息吧!”
出来的就是在休息室里坐在kelen旁边的女孩,没想到她弹唱的这么好。女孩手里还提着一把吉他,乌黑的长发披散在肩头,眼眸中虽有歉意,但更有化不开的忧愁。Kelen有些不好意思开口向女孩要曲子了,女孩见他沉吟着,就偏着头问他:
“大叔,还有什么事吗?”
Kelen很为难的说:
“那个,我很喜欢这个曲子,可是我听不懂日语的歌词,能向你请教一下吗?”
女孩子有些迟疑,陌路相逢的孤男寡女,女孩的风险总要大些。Kelen想到这些反而有些后悔了。如果是欧美国家,这完全不是问题,陌生旅途上,两个人排解寂寞也很自然。可是,kelen从小是在韩国长大的,受到的是东方国家的礼仪教育,女孩估计也是亚洲国家的人。Kelen讪讪的笑笑,打消了念头:
“对不起,就当我没说过吧,打扰你了,晚安。”
对于从事音乐的人,遇到好的曲子是最幸福的事情。次日醒来已经是早上七点多了,睡了一夜,又安静又平稳,竟以为是在陆地上度过的。Kelen脑海中那首曲子的旋律和女孩忧郁的眼神挥之不去,在睡梦里反复出现。
Kelen洗漱完毕,开门去吃早餐。发现门上贴着一张纸片,上面用日文和罗马拼音对照着写着歌词,笔迹清秀,是个女性化的笔迹。Kelen想到,也许是隔壁的女孩。于是前去敲门,里面没有人回应。Kelen一边念着歌词一边向餐厅走去,旅客大都已经用餐完毕,餐厅显得空荡荡的。Kelen一眼就看到了女孩,她在和一位老妇人有说有笑的交谈。Kelen托着餐盘走上前坐在了他们的对面,向女孩打招呼:
“早上好,谢谢你的曲子。”女孩没有说话,向他点点头,示意他静静的听老妇人的话。老妇人看到了他,向他摆摆手:
“早上好,我是比阿特丽丝·穆勒,欢迎来我家做客!”
Kelen有些纳闷,但还是友好的打招呼:
“早上好,穆勒夫人,你可以叫我kelen。”穆勒夫人已经80多岁了,头发全白了,但精神很好,身体还很健康。她在讲这艘船的一些有趣经历: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号游轮由苏格兰一家船厂建造,全长290多米,可以承载多达1778名乘客和超过1000名船员,最高时速为32.5海里,是世界上最快的远洋邮轮,经受过29米高的巨浪。20世纪60年代早期,那时候豪华游轮生意还很好,卡纳德-白星公司决定建造一艘外表更现代化、设施更时髦的邮船。1965年6月5日,新船在克莱德班克的约翰?布朗公司船坞动工。在竣工之前,给它起名成了一件隆重而正式的事情。这艘新船的名字曾经在“玛丽二世女王”、“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丘吉尔”、“不列颠尼亚”之间选择。可能因为玛丽二世在国外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又和她丈夫一起篡了父亲的位;中间两位是男性的名字不符合卡纳德的传统;“不列颠尼亚”又被皇家游艇所用,最终决定采用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王号给这艘船命名。1967年9月20日,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参加了这艘以她名字命名的新船的下水仪式。
伊丽莎白二世号投入运营之后就麻烦不断。有一次,在南大西洋遇上狂涛,船上的乘客被颠得七荤八素,纷纷开始拍电报发遗嘱。至于机械故障、破门盗窃、坑蒙诈骗,更是层出不穷。同时,由于大型客机的普及,代替了洲际游轮的作用,豪华游轮生意惨淡,1972年之前,每年给卡纳德公司带来50万英镑的亏损。1972年,在大西洋航行时,传出船上被安放炸弹的消息。皇家空军拆弹队被用直升机送上船,进行彻底搜查,好在最后证明是假消息。皇家空军为此次出勤的费用向卡纳德公司收了35万英镑。
更危险的一次威胁发生在1973年,被美国犹太人包租参加以色列建国25周年庆典的途中,利比亚的卡扎菲命令潜艇发射鱼雷击沉这条船。消息被透露给埃及总统萨达特,萨达特劝说卡扎菲取消了这种疯狂行径。阿拉伯恐怖分子也威胁说要炸沉这艘船。抵达雅法港后,伊丽莎白二世号已经空了一半。1974年,因为锅炉故障,她在大西洋中间停船检修。1975年,船底在巴拿马的拿骚港外撞上珊瑚礁,1976年,机舱大火。1982年5月,这艘排水量7万吨的邮轮参与了重夺马岛行动的专案小组。邮轮上设有3块直升机停机坪。乘客用的酒廊则作宿舍用途。马岛海战后,经过恢复性工作,伊丽莎白二世号又重新投入了夏季横渡大西洋和冬季巡游加勒比海的运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