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得知了科马斯人的异动,聚居地的穿越众经常一惊一乍。为了安全起见,大家的行动都受到限制,城建部停止了砖和水泥的生产,农业部在垦殖区的工作也暂时停顿下来,弄得陈守财一天到晚长吁短叹,祈祷辛苦种植的农作物不要被北美的野生动物们糟蹋干净。
樊旭虽然告知赵云明无需为兵力对比的差距担心,但聚居地兵力不足却是事实。面对浩浩荡荡的科马斯大军,樊旭并不认同赵云明集中兵力靠河据守的建议,坚持认为应该以点带面进行防御作战,不能将有限的兵力全部投入到聚居地沿河一带。
理由是科马斯人如果渡河强攻聚居地,以聚居地的军事优势,完全可以在河道上形成阻击,即使有少数人渡河成功,这些使用冷兵器的战士也冲不开聚居地沿河一带以两座可以形成交叉火力的岗楼为核心的防御阵地。他反而更担心科马斯人进攻受挫后,选择聚居地以北,野驴部落以南的地方进行渡河,南下强攻聚居地。
所以,樊旭在计划中更关注聚居地东北两个方向的防御,并计划将手中的陆军大部投入到这两个方向。万幸的是聚居地东北南三面的木制围栏已经修建完毕,穿越众们完全可以以此为依托,进行防御作战。而海军方面除了全力配合西面沿河一带的封锁与防守外,还将部分水兵集中起来,作为专门的预备队。
赵云明被说服,并再次告诫自己,不应该插手军队的作战指挥,自成体系的军队自有专业的军官来领导,自己只需要军队的忠诚,做好精神领袖即可。
兵力不足,面对科马斯人的人海战术,便需要持续不断的压制火力。军队所拥有6挺MG42通用机枪和迫击炮成为了重中之重,这也是为什么樊旭和钟巍更担忧弹药损耗的原因。
军队忙着侦查敌情,布置防御。穿越众们也没有闲下来,先是在王亮少尉的带领下,修筑好了聚居地靠河一带的防御工事,然后便开始自发的准备即将爆发的战争。
吴宏曾为此委婉的提出过,是不是为每名穿越众提供防身武器。赵云明拒绝的借口很高明,子弹有限,没有经过训练的穿越众拿着枪除了浪费子弹,给自己壮胆以外,贡献可以忽略不计。
意料之中的答案并没有引起穿越众的反感,在目前的情况下,穿越众拿着枪多半也是不敢战斗到第一线的。也有少数人胆子大串联起来,请求赵云明将缴获自西班牙人的武器分发出来,多少为聚居地的防御尽自己的力量。
西班牙海军舰船上的武器,除了将两艘风帆舰上的各类前装滑膛炮使用在了港口的炮台上外,便是些老旧的燧发枪,缴获之后军队研究了一段时间,了解具体性能后,做了简单的擦油保养,就扔进118号的肚子里,没有了兴趣。
这个合情合理的要求,赵云明无法拒绝,但他还是关注了一下这些要枪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和谢思平时关系较为密切的年轻人,值得欣慰的是,越发在工程建设上显示出能力的黄坤并没有参与。
既然要发,就不能厚此薄彼,赵云明宣布凡是愿意使用这些燧发枪的穿越众都可以领一只作为防身。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吴宏提议让曾经的PLA上尉,现在的专职司机李锐锋来训练带领这些穿越客,赵云明反驳一句,李锐锋会用燧发枪吗?吴宏哑口无言,只得作罢。赵元首否决了吴主任的建议,让陆军派了两名使用过燧发枪的士兵作为教官,教导这些对枪械一窍不通的穿越众,准备临时抱佛脚,编练成一支临时预备队,以防意外。
针对聚居地压制性武器不足的缺点,工业兴趣小组的专家们也暂时放弃了造纸的计划,热心的研究起武器装备来。不得不说,群众的智慧是没有上下限的,这伙子不靠谱的专家硬是提出了不少稀奇古怪的构思构想,什么飞天火箭、竹制手榴弹、抛石机等等,简直晃花了赵元首的双眼。也有人吼着要造莫诺托夫鸡尾酒,这个稍微靠谱的主意最终还是被枪毙,玻璃瓶在聚居地实在太过稀少,汽油也非常宝贵,况且科马斯人没有坦克装甲车,少量的骑兵也用不着使用这些对聚居地来说非常昂贵的武器。专家们被打击了积极性,骂骂喋喋的放弃了武器研究,重新回到了每日争吵与考证的老路子上。
顶着炎炎烈日,领取了枪支的穿越众们早没了之前的好奇与兴奋,焉头巴脑的盼望着早点结束燧发枪装弹与射击的训练。刘勇和李桥也各自领取了一把,此刻回忆着当年军训时的站姿,站在七扭八歪的预备队队列中。
“喂,你说咱们真的会去和那些科马斯人火拼?”刘勇目不转眼的看着远方正在大吼的陆军教官,小声的对身边的李桥道。
李桥将枪柱在地上,抹了抹脑门上的汗水,小声的道:“你傻啊,军队要是顶不住,咱们就该马上跑路,谁他妈还上去火拼?你以为你是黄建东啊?”
刘勇撇撇嘴:“你打算跑路,你领枪干嘛?还有咱们往那跑?”
“嘿嘿,领把枪心里踏实些,至于跑路,只要咱们紧跟赵司令的步伐,肯定跑得掉。”李桥歪嘴一笑,靠着刘勇的脑袋,咬起了耳朵。
刘勇闻言竖起大拇指表示赞同,然后又神秘的道:“听说谢思正鼓动他那帮狐朋狗友,叫嚣着一开始就要跟着军队作战,说什么科马斯人连铁质武器都少,搞白刃战都不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