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爬墙上屋,赵正当先。
“蹭。蹭。蹭。”
顺着墙角,赵正腾空踏墙而上,又转身骑到了墙头上。
徐长生没有直接飞跃上墙,怕吓到着赵正。
“让一让!”
赵正向一旁挪动了一下。
有样学样,徐长生也踏墙向上,又伸手攀登,艰难的爬上了墙头。
墙头很光滑。
看来,赵正没少翻墙偷东西。
徐长生看向赵正,意思是,你懂的。。。老贼。
赵正鄙视徐长生。
懂啥?不懂了吧。拿自己家的东西能算偷吗?不算吧。
徐长生无语。
你是老大,你说了算。
前面的庭院很宽阔,又是堆积如山的蒙布包占满了院子。
“这边油布底下都是米粮,那边是盐巴和铁石,还有毛皮……”
“房间里都是布匹……”
“那边还有干肉……”
徐长生都怀疑,这哪里是住家院落呀。赵正,这简直就是你外公家的仓库啊。
“这么多货物啊,真是有钱人。正哥,你外公尊姓大名啊?”
“赵发财。”
“噗嗤——不是,啥名?”
“赵—发—财。听清楚了吗?”
“哈哈哈,听清楚了。真是好名字啊。”
“是,爱财如命。”
赵发财,的确是爱财如命,我看是要钱不要命了。
囤货不卖,待价而沽。如此多的货物堆积如山,在这腥风血雨的时候,简直就是火药桶,一不留神那就玩完了。
“正哥,我闻着有点烟火味。”
不是炊烟袅袅的烟火。
赵正也听明白了,话中有话,道理都懂,却也无法改变。
因为赵国危难,邯郸都城市面上货物奇缺,贸易锐减。商家却囤积粮草,要想发国难财,未必能如愿。
衙门一旦出手,必定抄家,也必然会殃及池鱼。到时候,赵正母子恐怕也就很难藏身了。
得确赵正保能够全身而退,徐长生很替赵正担心。
赵正无奈的朝徐长生笑了笑。
我们是兄弟,对你不设防。
的确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有许多事,赵正什么都对他说了,这让徐长生很是感动。
好兄弟,一辈子。
都说,秦时明月照九州,我以我心付东渡。
赵正不再多说了。
多说无益。
“下去吧,一会儿会有家丁巡查。”
外祖父家前院家丁的巡查时间和路线,赵正都摸透了。
两人从墙头上跳了下来,又转了一圈,来到后花园。
这时候,赵姬已经离开,回房间去了。
徐长生避免了尴尬。
花园不大,池塘里的荷花随风摇曳,飘来淡淡的清香。
正是观景聊天的好去处。
话题扯远了,闲聊呗。
“福弟,你跟随鬼谷子师尊都修学了些啥本领啊?”
“正哥,你以后就直接喊我长生,不用客气的。”
“嗯,好啊。”
“正哥,我现在还没有跟随师尊回山,也没怎么正式修学,只是读读书而已,待回山以后再定修学方向。”
“嗯,长生啊,我外公家里还有许多书简,你可以常来,陪我一起读书啊。”
爱读书,是个好习惯。
…
常来常往。
后来,徐长生隔三差五的就去赵正家玩耍。偶尔蹭吃蹭喝。也不拿自己当外人。
情同手足,友于兄弟。
这一天上午,闷热。
赵正心里装着烦心事,很是烦燥、着急,有一个话题急需争论,徐长生也不知道忙什么的,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