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该……”
“你赶紧过来。”
克尔还没反应过来,总主教乔治就把克尔拉出了帐篷。
“我也要上战场?”克尔问。
“这不是废话吗?”乔治说,“你可是诸天使与圣人见证的先知。你当然要在场见证瓦尔家族的胜利!”
先知的作用就是展现神迹,克尔如果不能在战争露面,那就没人愿意相信克尔影响了战争。
片刻后,军队集结在营地前五百米的半山腰上。
克尔穿着一件简陋的锁甲,站在山顶的指挥所,眺望军阵。
在军阵中路的是附近伯爵领部队与当地征召兵,重装枪兵在前,弓箭手在后。
右翼是伯爵阿尔芒来带的一只重骑兵方阵,人马具甲,威武并昭。
在左侧的则是由男爵居伊组建的斧盾轻步兵,士气高涨,战意旺盛。
总兵力大概在两千人,对于临时召集的部队,数量已经不少了,对付蛮族搓搓有余。
克尔询问阿尔芒·瓦尔纳:“阿尔芒大人,您觉得圣奥斯汀需要传到什么样的讯息?”
还不等阿尔芒回答,男爵居伊就笑着“我看我们也用不上什么神谕了。蛮族士兵的质量堪忧,只有被我们追着打的份。”
的确,蛮族的军纪和装备皆不如帝国,瓦尔纳公爵莱昂经常击溃前来劫掠的蛮族士兵。
在战争中,数量优势并不代表绝对优势,战术也是重要的一环。
受过训练的部队能够结成紧密的方阵,对于蛮族散乱的阵型有着巨大的优势。
道理很简单,紧密方阵与散兵接敌时,紧密方阵的士兵很容易支援相邻的士兵,而散兵则不能。
这就形成了局部的以多打少,再将局部的优势扩大到全部优势。
这就是战术指挥对于战争的重要性,也是男爵居伊自信的原因之一。
“看来男爵大人对这场战斗很有信心啊。”克尔恭维。“如果不是什么反败为胜的战斗,圣奥斯汀他老人家恐怕不会出面了。”
只有在危机时刻,人们才会需要圣人。像这种一路平推的战斗,克尔也没有“表现”的机会。
男爵居伊知道克尔的心思,他笑着说:“混乱的安蒙告诫我们,打仗总有吃败仗的时候。总有机会需要你的。”
说罢,他便看着地图自言自语起来,说什么打算将蛮族一网打尽之类的话。
克尔瞄了一眼地图,在帝国的南方,也就是南境王国的边疆,有一大片雨林阻碍了士兵的进军,导致帝国无法将其剿灭。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蛮族是从南面的莫坎岛渡海而来,所以难以察觉他们的行踪。
所以只有蛮族倾巢出动劫掠帝国边境,才是彻底剿灭他们的大好时候。
“阿尔芒大人,我们现在就下山吧!”一位马恩伯爵领的领主说,“我的士兵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其他领主也纷纷请战。他们戎马一生,与蛮族交战百余次,这次的战斗也是势在必得。
不过伯爵阿尔芒一反常态地说:“你们都不许进攻,而且要准备拒马木桩,坚守在原地。”
“为什么?”巴亚伯爵问,“难道圣光的战士还会惧怕蛮族?”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疑惑。毕竟弱后的蛮族无法在正面战场与帝国为敌,畏葸不前只会削弱己方士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