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案者十分狡诈,不但把遇害者的所有的财物,携带物品,连大衣,围巾都掠夺一空,而且将其所有可能表明身份的物品,证件,票据等统统搜罗而去,毫无痕迹,简直天衣无缝,同时也加大了警方破案难度。这封信能够保留下来应该是遇害者有意为之。警方推测,在对方行凶之前,遇害者已有预感,所以把这封她认为重要的信悄悄取了出来,从衬裤一处开线部位将其塞入双层衬裤的夹层,希望万一出事有人能据此为自己伸冤。信纸较薄,凶手在仓促之间没能发现,才留下了唯一的破案线索。
这封信写得颠三倒四,有很多错别字,不仅如此,而且还有许多地方颠倒逻辑,以至于我看了几遍都没能完全明白其含义。简单点,从内容看,大体上这是一个叫做韩国栋的干部写给一个叫做莲妹的女学生的信,意思是告诉这个女学生可到自己这里来工作,可以挑选两个职位中的一个,或者在电话班当接线员,或者在文工团当报幕员。但奇怪的是里面还有一段文字写得颇为晦涩,似乎是说准备派自己的外甥阎某去接她,阎某在机务段工作,很有能力也很有前途,韩国栋有意让莲妹和他的外甥“处对象”。由此看来,“莲妹”便是受害人,而“韩国栋”和“阎某”则有重大杀人嫌疑。
只是从文字判断,写信人似乎和莲妹并不很熟悉,却能够提出“处对象”这样的要求,多少有些不合情理,我们可以设想他是临时见色起意,或者从某一次偶遇开始蓄谋已久,想要借助外甥对“莲妹”实行不轨行为,但是还得需要从整体上慢慢分析,不能心急。
虽然信上错字连篇,但我从纸张判断,这个写信的人其实颇为狡猾,因为他在整封信里,根本没有留下双方地址,职务之类的线索。单拿着这封信,想查找相关人员几乎无从着手,海底捞针。
拿着这封信,我思考了许久,然后给出了我的答案“这个阎某,和死者的死,应该脱不了干系,应该是嫌疑人写出了这封信,发给死者,诱骗死者前来,在火车上试试了强暴,事后因为一些原因,不得已抛尸于外围。”
我给出了我的答案,想着这样就可以了吧,想着这也没有什么难度啊,但是过了一会,我发现周围根本没有任何变化,难不成是我的答案不对?我在头脑中,仔细琢磨,细一点,再细一点,重新的审视整个案子,再想了想当时面试官的神情举止,看似很正常的一个人,但是我能看出他的眼睛里充满了许多故事,高深莫测,根本不可能给我如此简单的问题,那样的话,就是我的角度有问题了,我从一开始只观察了表象,一点点细推慢酌,结果答案轻而易举的得到了。而我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我根本没仔细考虑受害者本身背后的经历,可能受害者也有苦涩不堪的经历,那么这个答案就会发生质变,从恶性杀人案转变为了“恶性自杀案”,对,受害者因承受不住生活压力,同时又发现韩国栋对她的不轨心思,就利用了这个,间接的自杀。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些迷茫,她为什么要间接自杀,因为他曾经交过意外保险,意外死亡可以得到大批财产,她想要她的母亲生活好一点,所以一手策划了这个“恶性自杀案”。
“对,就是这样!”
这时死寂的梦境终于发生了变化,空间渐渐扭曲,身体开始变得透明,此时的我,梦境里的人已经无法看见了,当我以为我回答正确可以返回的时侯,空间扭曲幅度变小,最后变成一点,然后从我的身体右侧掉落一个青铜类似令牌的东西,当然了,这是我最熟悉的如梦令,可是为什么要这样呢,难道要我自己离开?我把如梦令翻到背面,然后光芒一闪,我的面前凭空出现了一些我起码能认得的古体文字
“小子,我还以为你破不了这个案子呢,没想到最后竟然让你给破解了,我果然没看错你,你确实有天赋,我们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通过了,不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