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以广大慈悲,无边法力,亿万化身,以心会意,以意会身,恍惚之间,变作凌虚仙子。
行者看道:“妙啊!妙啊!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
菩萨回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
行者心下顿悟,是仙是妖,归根到底都一样,就像他,在天就是神仙,在地就是妖猴。
行者变作一颗略大些儿的仙丹,落到玻璃盘上,菩萨分清楚后,拿着那个玻璃盘,到妖洞门口。
这就是行者的计策,让菩萨变成这个妖道,自己变作一粒略大些的丹,把大丹献给黑熊精,钻进其肚子里必能降服。
菩萨看了此处景象,心中暗喜道:“这孽畜占了这座山洞,却是也有些道分。”
此时她已打定主意要收了这个妖孽,为己所用。
一切按计划行事,果然让黑熊精服了软,交出了佛衣。
行者刚从黑熊精鼻孔出来,菩萨就将禁箍圈丢在那妖头上。
禁箍原本和还未使用的金箍以及行者头上的紧箍同为如来所赐,本是用来帮取经人控制徒弟的,如今却用在了黑熊精身上。
黑熊精起来提枪要刺,行者和菩萨早已起立空中,菩萨念起禁箍真言。
迫于淫威,黑熊精只好皈依保命。
行者欲打死他,菩萨急忙阻止,称落伽山后无人看管,要带他去做个守山大神。
行者捧着袈裟,叩头而别。
菩萨也带了熊罴,径回南海。
辞了菩萨,行者按落云头,将袈裟挂在香楠树上,掣出棒来,打入黑风洞里。
洞里小妖早已散去,行者无处发泄,将几层门上都积了干柴,把个黑风洞烧做个“红风洞”。
这才拿了袈裟,驾祥光,转回直北……
唐三藏等不来行者,心中甚是疑惑:不知是请菩萨不至,还是行者托故而逃。
“如果请不来菩萨,就拿不回袈裟,他怕我贫僧怪罪,到时候念动真言,疼得那猴子痛不欲生,于是逃走了?又或者直接逃走了……”
“没了悟空,这一路险阻,我贫僧如何去得西天……”
“哎……他若是回来,以后定要少念那紧箍真言……”
正在三藏胡猜乱想之中,只见半空中彩雾灿灿,行者忽坠阶前,叫道:“师父,袈裟来了。”
三藏大喜与众僧无不欢悦。
行者将前事陈述了一遍。
三藏闻言,遂设香案,朝南礼拜,感恩菩萨取来袈裟,完毕之后就要上路。
行者劝阻,今日将晚,不是走路的时候,第二天一早再走。
众僧们一齐跪下道:“我等有些愿心儿,今幸平安,有了宝贝,待我还了愿,请老爷散了福,明早再送西行。”
祭祀后,把祭祀食品分给大家吃,即为“散福”。
整顿了些斋供,烧了些平安无事的纸,念了几卷消灾解厄的经,当晚事毕。
次日一早,行者引路而去……
师徒行走了五七日荒路,这一日天色将晚,远远的望见一村人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