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凯顿·莱特并不容易在自己的生活方面发愁。
作为一个普通而十分上进——当然也可以说是拥有神才天分的学生——按他班主任的话来说——我们凯顿同学头脑里的学识已经可以填满整个校园图书馆了。
每当这位达希娅女士这样说起他时,底下不乏开始窃窃私语的了,而她权当没看见——毫不夸张的说,她的嘴角已经提到两耳根去了。
凯顿和其他同学一样,有着少年人蓬勃的朝气和似乎永远都消耗不完的精力,并且,智商并没有造成他在生活上有多么与众不同。
像那些大半夜还在酒吧狂欢的情况的确融入在他的生活中,不过——一个能够享誉这个名号的人,当然不会只是因为这些疯狂的经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凯顿似乎变得很爱钻研——然而又或许并不是这个意思:他在这方面格外出色,利用着某些零零碎碎的时间窝在房间里捣鼓着本不该由他入手的弧反应堆。
这似乎听上去玄之又玄,但当你看见他书桌上一张张绘制得密密麻麻的设计算数图稿,以及衣柜边上堆上了天花板的纸箱里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材料,你或许就不会那么震惊于他在某些领域无可指摘的天分了…又或是——额——惊掉下巴…
一般来讲,就读于威斯坎高中的学生是不会去干涉新闻社的——不论是学校高层还是社团成员,都十分关注本校新闻栏目的编辑与传播,当然,过于耀眼的凯顿被躺着刀进了全校师生关注的热潮。
所谓的“开心一刻”栏目,却是收录了全校各处隐秘、公开的八卦。
文章大概是这样的:“记者随机采访路人问:你平时用的最多的东西是什么?钱。大多数人会像这样毫不犹豫的回答。短文的性质在接下来的句子里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凯顿会这样说:(模仿他的语气)纸…哦对了,还有墨水。
毫无疑问、毋庸置疑地说,作者在结尾处发出的邀请受到了爆裂性的响应,凯顿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每天都可以看见快递员气喘吁吁的敲门,然后把几乎鼓成圆球的巨型纸箱奋力滚进他的家门…这给他带来了诸多的困扰——当然,祸从不单行。
平时在家的凯顿总能听见窗外无人机飘过的带过的呜呜声——看上去像是几个人串通好了哪天换一轮似的——他不得不紧紧锁死窗户,再把窗帘扣得严严的——看着几架无人机在窗外像跳迪斯科一般晃动真的很惹人心烦。
作为学校里年纪最小的学生,他十分“荣幸”地获得了天才的称号。也许有那么些老师认为他与别人不尽相同,大多老师还是选择了同等的对待方式。
然而,那部分激进的老师——好比他的班主任,莫·达希娅,一个有着高挺鼻梁,大波浪发式的中年女人,总是为某些不适合大肆宣扬或者已经见怪不怪的事情——不论是他已经学完了大学所有的内容,还是他这次考试再次获得了全科第一——而大惊小怪。
凯顿的表现也永远都是做到面如平镜,注视着黑板,面对着那些已然看过千遍万遍的字符,一言不发,又或只是吐出啊对…这般敷衍着一带而过,如同没有看见同学们眼中那羡慕期待的目光。不过,下课后的他又会成为一位亲和力极强的老好人——与上课时完全不同——就像是被替换掉了人格。
……
和许多书里的主人公一样,凯顿也有着近乎相似的身世遭遇。听他的母亲(养母)——简·莱特说起那段几乎被凯顿遗忘的记忆,她是在回家的路上无意间发现横在街道灌木丛边缘的凯顿的。
不错,他是个被抛弃的孤儿。
而或许有的时候,正是那被世人遗弃的人,才能取得无人能及的成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