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仲景”的日子里,山而有空也开始思考人生。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挣钱更实在。山而印象中,南方更加的富庶,工资也比郑州要高,机会也多。
于是,山而决定离开郑州,准备南下深圳。
掐指一算,山而已经在郑州待了六年多了,对于郑州的大街小巷都是很熟悉。告别了玲姐和王田田,山而先回到竹溪镇上分到的套房里面小住。
炎热的盛夏,到了晚上一片寂静,只有门口藕塘里面的青蛙叫个不停。黄昏时刻,美丽的夕阳依旧铺洒大地,山而头顶一片彩霞,在自留地里摘着豆角。
这样悠闲的日子,山而和于珍珍度过了一个多月。
深圳那边,疫情已经结束,山而决定和于珍珍出发。临走的时候,山而还在集市上买回来一颗枣树,种在了自家的门口。
寓意着“早生贵子。”
此时的山而,去深圳目的性很强,就是直接去干药师,再多攒一些钱,给未来的生活打基础。
大巴车兜兜转转二十个小时,总算到了深圳。山而提前没有联系熟人,也就在疫情不严重的龙岗区下车了。随后在车站附近找了个旅馆,两个人就歇息了。
早上起床后,已经是十点多了,山而和于珍珍赶紧就在附近做了个核酸。
深圳毕竟是特区,有着两千多万人口,只要你乐意干,还是有很多工作机会的。
山而就在附近的“二天堂”大药房找了个执业药师的岗位,于珍珍则在一家东北菜馆当起了服务员。两个人的工资,都拿的比郑州要高。
不过消费也是很高。在深圳,随便吃个午饭,没有个二十块钱就下不来;住房更离谱,一个十平米的单间就在一千五百块钱以上。没有办法,山而和于珍珍只能租了两个床位,一个月也要八百块钱。
其实山而和于珍珍的工作单位,都是包住的,两个人不想分开,也就一起住着床位。于珍珍还包吃,山而则是买了一套做饭的,不上班的时间就在出租屋里做饭吃。
山而到了门店才了解这个门店的实际情况。这个门店是一个十多年的老店了,在一个老小区的门口,生意也是相当的不错。可是整个小区要拆迁,然后建高层,很多住户都相继离开,生意就没有那么好。干了十多年的周药师和一个老营业员也相继离职,寻找新的东家。
店内,除了店长,还有两个小女孩,岁数都不大。一个叫做黄婷婷,已经中专毕业一年多,一直就在店里干;另一个大家都称作小妮,是个实习生,和黄婷婷是一个学校的。
再过两个月,这个门店也会关门。所以公司决定,目前这四个人留守,待关门后再做安排。
相处了一段时间,山而开始注意到黄婷婷。黄婷婷个子不高,面容还算精致,人也是很勤快,上班也是有很强的责任心。山而开始觉得这个女孩还不错。
店长排班,山而经常和黄婷婷一个班,两个人也开始混熟。
有一天的早班,黄婷婷开始担忧,说这个门店关了以后,不知道去哪里了。
“要不跟我一块回河南老家吧!”山而开玩笑的说。
黄婷婷瞪了一眼山而,“哼”了一声。
在上班的过程中,山而和黄婷婷,有的时候,有意或者无意间,会碰到一下对方。看黄婷婷没有介意,山而猜想黄婷婷对自己也有点意思。
一天晚班,小妮回去,忘带门店钥匙给黄婷婷了。第二天早上,黄婷婷上班没法开门。店长打电话给山而,让找个骑手送过来。
山而觉得机会来了,就亲自去了,然后把店内的门打开,所有的准备工作全部做好,坐在电脑旁边等黄婷婷的到来。
黄婷婷来了,不紧不慢的说了声“谢谢”,也不再说什么了。
交往的过程中,山而记得一共给黄婷婷买过三瓶水,前两瓶打开喝了,第三瓶却一直放在冰箱里。黄婷婷也请山而吃过一次菠萝蜜。
很快,门店要关门了,公司派了很多人过来拆店。最深的误会也产生了。
↑返回顶部↑